小脑延髓池穿刺术
手术名称
小脑延髓池穿刺术
分类
ICD编码
01.0102
适应症
小脑延髓池穿刺术适用于需作脑脊液检查的病例,而腰池穿刺处有感染、腰脊柱畸形或脊髓蛛网膜下腔有堵塞者;
需与腰池穿刺液作对比检查者;
当脊椎管腔有阻塞,需作注入药物治疗者;下行性脊髓造影检查者。
禁忌症
穿刺部位有感染病灶;
败血症或全身性感染;
幼儿及不合作的病人。
术前准备
清洁盘,腰池穿刺包,试管3支。剃去枕颈部毛发,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良好的配合。术前应给予镇静剂如地西泮10mg或苯巴比妥0.1g。
方法及内容
1、向患者说明检查意义及配合事项,以取得充分合作,剃去枕部及颈后部头发。
2、位置:①卧位:患者侧卧,颈部略弯曲,头下垫以小枕,使小脑沿髓池与脊髓位于同一平面;由助手扶头部;②坐位:头前屈,倚于手术桌上。
3、按常规消毒皮肤,局部麻醉:用1%普鲁卡因局部浸润。一般采用侧卧位,头部下方垫一枕,使头、颈、胸部在一条直线上,下颌尽量回收,靠近胸部,以增大枕骨大孔后缘与寰椎间隙,利于穿刺。
4、选定穿刺点有两种方法 两乳突尖连线中点或枕外粗隆至第2颈椎棘突连线的中点。
5、局部麻醉后,用20号腰椎穿刺针,针尖斜面宜短,在4cm处做一标记,左手拇指固定于第2颈椎棘突,右手持针,严格循中线缓缓刺入,针刺指向眉间。
6、针尖刺过寰枕筋膜和硬脑膜时,常有明显的落空感,将针芯拔出有脑脊液流出,即证实已进入小脑延髓池。如无脑脊液流出,可能因深度不够,小心再将针刺入1~2mm,如仍无脑脊液流出,可用注射器轻轻抽吸。每深入1~2mm抽吸1次,至有脑脊液抽出为止。
7、如穿刺针遇枕骨大孔后缘骨质受阻,可将针稍退后1~2cm,将针尖向下稍移动,缓缓刺入(图1)。
8、穿刺深度 随病人年龄、胖瘦而异。成年人4~7cm,小儿一般为3~4cm。有一简单公式可计算进针深度,在颈2~3棘突平面向前经甲状软骨测得病人颈部周径的厘米数,加此数的10位数的倍数,即得该病人从颈后穿刺点皮肤表面至小脑延髓池深度的毫米数。如颈部周径为40cm,则皮肤至小脑延髓池的深度为40+(4×2)=48mm。如周径<34cm则只加十位数字即可,如测得的周径为32cm,则穿刺深度应为32+3=35mm。当然由此公式求得的深度数只能作为参考,重要的是严格遵循操作规程,注意穿刺手感。有人主张在穿入4cm后,每进针1~2mm即拔出针芯,观察有无脑脊液流出,直至穿刺成功为止,此法较为安全。
9、收集脑脊液,测压及穿刺后处理与腰池穿刺相同。
术中注意要点
小脑延髓池穿刺的主要危险是穿刺过深损伤延髓和损伤血管出血。为防止发生意外,保证穿刺成功,应注意以下几点:
2.穿刺方向应严格循中线,不可偏向一侧。
3.掌握好穿刺深度,缓缓刺入,一定要稳准。达一定深度后,可分次进针,针尖穿过寰枕筋膜后即较固定,如仍松动则说明尚未到达寰枕筋膜,可继续进针。
4.如穿刺针有血液流出或抽出,则说明穿刺偏向侧方,应拔出重新穿刺。
注意事项
1、此术有损伤延髓及引起出血的危险,操作时应由有经验的医师或在其指导下进行。
2、穿刺时用力均匀稳重,穿刺针方向不得偏离中线。
3、坐位穿刺时,小脑延髓池正常压力为0,如不见脑脊液流出,可用2ml注射器轻轻抽吸。
4、穿入后测量初压,放液后测量终压。
并发症
(1)延髓损伤:因穿刺过深引起,严格掌握穿刺深度可以预防。一旦发生,应立即终止穿刺,严密观察,积极复苏处理。
(2)出血:多因穿刺偏斜引起。轻者头痛、呕吐、发热,严重者可引起延髓受压征象。轻者应严格卧床,给予止血药物,腰穿引流血性脑脊液等。严重者疑有颅后窝有血肿,应立即行颅后窝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