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寒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恶寒,证名。即怕冷。诸邪郁遏表阳,或阳虚卫弱所致。《素问·骨空论》:“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丹溪心法·恶寒》:“阳虚则恶寒。”《张氏医通·寒热门》:“外感、内伤、伤食、温痰、火郁,皆有恶寒,非独阳虚也。”《证治汇补·恶寒》:“此第言阴阳正虚之病,他如风、寒、暑、湿、痰、火、郁、瘀、痈、疮,一切邪气拂郁于表,表中之阳气不能发越者,皆令恶寒。”“恶寒者,虽居密室帏幕之中,猛火近热之处,仍觉憎寒拘急,甚则毫毛毕直,鼓颔战栗。非若恶风之候,见风则凛凛畏惧,无风则坦然自适也。”现一般分为外感恶寒内伤恶寒两类。外感者,见于感冒伤寒温病疟疾病症。内伤者,有阳虚恶寒痰饮恶寒郁火恶寒等之分。参见有关各条。

恶寒, 即怕冷、畏寒之意。恶寒的症状为感觉很冷,得衣加被后也不得以缓解,在外感表证阳虚里证都可出现。外感恶寒,是因风寒在表,必兼有发热头痛脉浮等表证;阳虚恶寒,是内脏虚寒,阳气不足,必见身冷、脉沉等里寒证。此外,还有里热盛而外现假寒的,虽有恶寒、手足冰冷的症状,但患者口渴、呼吸气粗、便秘、溺赤、脉多滑实。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恶寒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恶寒》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