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髎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主治病症

颧髎穴主治口眼歪斜,眼睑𥆧动,齿痛,唇肿,面神经痉挛,面瘫,面赤,目黄,目赤,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口眼㖞斜,颊肿,面肌痉挛,鼻炎,鼻窦炎,牙痛等。

颧髎穴主治口眼歪斜、眼睑𥆧动、齿痛、唇肿。

颧髎穴主要用于面部疾患:如面神经痉挛、面瘫、面赤、目黄、齿痛、眼睑𥆧动等。

颧髎穴主治口眼斜、眼睑𥆧动、目赤、目黄、齿痛以及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

颧髎穴主治口眼㖞斜,眼睑𥆧动,目赤,目黄,齿痛,颊肿,唇肿。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

五官系统疾病:鼻炎,鼻窦炎,牙痛等。

概述

权髎即颧髎。出《备急千金要方》。

颧髎为经穴名(Quánliáo SI18)。出《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作权髎。别名兑骨、权髎、兑端。属手太阳小肠经。为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的交会穴。颧即颧部,髎即骨隙,此穴在颧部骨隙中,故名颧髎。主治口眼歪斜眼睑𥆧动,齿痛,唇肿,面神经痉挛,面瘫面赤目黄目赤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口眼㖞斜,颊肿,面肌痉挛鼻炎鼻窦炎牙痛等。

权髎的别名

兑骨(《针灸甲乙经》),权髎(《备急千金要方》),兑端(《针灸逢源》)。

出处

《针灸甲乙经》:颧髎,一名兑骨。在面頄骨下廉陷者中,手少阳太阳之会。

特异性

颧髎穴为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之交会穴。

穴名解

颧即颧部,髎即骨隙,此穴在颧部骨隙中,故名颧髎。

颧,指颧骨。《黄帝内经素问·刺热》:“色荣颧骨,热病也。”王冰注:“颧骨,谓目下外眦也。”髎,指骨空处。穴在颧骨尖处之窠臼中,因而名之,系小肠经三焦经会穴,有舒筋止痛之功,主治口僻、面赤。

所属部位

颧髎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颧髎穴在面部,当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颧髎穴位于面部,颧骨下缘,目外眦直下的凹陷中。仰靠取穴

颧髎穴位于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颧髎穴在手太阳小肠经中的位置

颧髎穴的位置

颧髎穴的位置(手太阳小肠经)

颧髎穴的位置(肌肉

颧髎穴的位置(骨骼

取法

颧髎穴位于面部,颧骨下缘,目外眦直下的凹陷中,仰靠取穴。

正坐或仰卧位,于颧骨下缘水平线与目外眦角垂线之交点处,约与迎香同高。

正坐或仰卧位,在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取穴。

穴位解剖

颧髎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颧肌、咬肌、颞肌。有面横动、静脉分支。分布着面神经及眶下神经。皮肤由上颌神经的眶下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的筋膜疏松,以纤维束连于真皮和肌质,其间有面横动、静脉经过。针由皮肤、皮下筋膜进入面神经颧支支配的颧肌,进而入咬肌及颞肌,该二肌由下颌神经的咬肌支和颞深前、后神经支配。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颧肌→咬肌→颞肌。

皮肤→皮下组织→颧肌→咬肌→颞肌。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眶下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颧支和下颌神经的肌支分布。

布有面神经、眶下神经、面横动、静脉。

颧髎穴的功效与作用

颧髎穴有通经活络,散风止痛作用

颧髎穴有祛风镇痉,清热消肿的作用。

颧髎为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之会穴,有舒筋止痛之功,主治口僻、面赤。

刺灸法

刺法

一般直刺0.3~0.5寸,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半侧颜面部。

斜刺0.5~1.0寸。

沿皮刺0.5~1寸。

灸法

可灸。

艾炷灸1~3壮,艾条灸5~10分钟。

配伍

颧髎穴配太阳、下关颊车合谷治三叉神经痛。

颧髎穴配二间治齿痛。

颧髎穴配大迎目𥆧动。

颧髎配翳风、合谷,有清热镇痛的作用,主治三叉神经痛,齿痛。

颧髎配肝俞太冲,有舒肝解痉止痛的作用,主治面肌痉挛,眼睑瞤动。

颧髎配太阳、攒竹、下关、地仓、颊车,治口眼㖞斜。

颧髎配颊车、合谷,治面肿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䪼肿,唇痈,颧髎主之。目赤黄,颧髎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口㖞,面赤目黄,眼𥆧动不止,䪼肿,齿痛。

循经考穴编》:天吊风,口眼㖞斜𥆧动并䪼肿,齿痛。

针灸大成》:主眼瞤动不止。

研究进展

针麻

电针颧髎穴对额部切口的开颅手术,具有较好的针麻效果。

镇痛作用

现代研究证明,针刺颧髎穴有一定的镇痛效应。实验研究表明,针刺该穴可致脑脊髓液中色氨酸5-羟色胺5-羟吲哚乙酸含量增高,去甲肾上腺素下降,其变化与临床针麻效果平行。电刺激尾核与电针颧髎等穴,有协同的镇痛作用。

针刺颧髎有镇痛作用,对三叉神经痛有明显疗效。其镇痛机制与人脑脊髓内单胺类递质有关,例如,针刺合谷、颧髎,或针刺内关、颧髎,或针刺合谷、内关、颧髎,可见脑脊髓液中色氨酸、5-羟色胺、5-羟吲哚乙酸含量增高,去甲肾上腺素(NA)下降。提高脑内5-羟色胺含量、降低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的变化与临床针刺麻醉效果平行。实验也证明点针刺尾核与电针合谷、内关、颧髎等有协同的镇痛作用。取颧髎,沿外眼角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以1.5寸毫针垂直进针2~2.5 cm时,即有触电感扩散至整个面颊部,针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每10 min行针一次,留针15~30 min,每日1次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叉神经痛:进针2~2.5cm,如出现触电感,针感扩散更好。

治疗鼻炎

电针颧髎治疗鼻炎153例,有较好疗效。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权髎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权髎》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