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节后缘有骨刺形成
椎间盘退行性变是颈椎椎管狭窄症的表现之一, 先天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症系由于胎生性椎管发育不全引起,以致颈椎椎管矢状径狭窄,导致脊髓及脊神经根受刺激或压迫,使患者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椎节后缘有骨刺形成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一.改善与调正睡眠状态。人每天有1/3时间卧床,睡眠姿势不当会加剧颈椎盘内压力,使颈椎周围韧带、肌肉疲劳,诱发颈椎病。为使颈椎在睡眠中保持正常生理曲线,应注意几点:
①枕头的高度应适中。枕头的形状以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形为佳,这种形状优点是对颈部可起到相对的制动作用。
②睡眠体位应使胸部、腰部保持自然曲度,双髋、双膝呈屈曲状,使全身肌肉放松。
③床铺应选择保持脊柱平衡的床铺,以木板为底的席梦思床为佳。
二.纠正与改变工作中的不良体位。颈椎退变与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或某种特定体位有密切关系。不良体位会导致椎间盘内压增高引起一系列症状。对长时间伏案工作者建议:
①定期改变头颈部体位,读书写字30分钟后应活动颈部,抬头远视半分钟,有利于缓解颈肌紧张,也可消除眼睛疲劳。
②调整桌面高度与倾斜度。可制作一与桌面呈10°~30°的斜面工作板,伏案工作时能减少颈椎前屈和颈椎间隙内压力。
椎节后缘有骨刺形成的原因
发病原因:引起椎管矢状径狭窄的发病因素是多方面的,除椎管本身发育扁平外,尚与椎板肥厚、椎弓根短、小关节肥厚或向椎管方向增长等因素有关,当然黄韧带肥厚亦与先天发育有关。
椎节后缘有骨刺形成的诊断
1.X线平片检查 常规X线平片,主要是侧位片上可清晰地显示颈椎椎管矢状径。凡在标准投照距离180cm摄出的平片上矢状径小于12mm时,即具有诊断价值;12~14mm时有诊断参考意义;而在10mm以下时完全可以确诊。此外亦可依据椎体与椎管的矢状径比值进行判断,小于1∶0.75即属异常,小于1∶0.6时具有诊断意义,比值在1∶0.5以下时完全可以确诊。
2.CT(或CTM)及MRI检查 可清晰地显示椎管矢状径的大小、形态及其与脊髓受压的关系。CT检查主要显示骨组织,而MRI检查则对软组织显像较为清晰,因此二者结合起来最为理想,不仅有利于诊断,更有利于对椎管内组织状态的判定,以决定治疗方案及术式的选择。
椎节后缘有骨刺形成的鉴别诊断
椎节后缘有骨刺形成的鉴别诊断:
1、颈椎病:尽管在临床上颈椎椎管狭窄症与颈椎病经常伴发,甚至80%以上的颈椎病是建立在椎管狭窄这一病理解剖基础上的,但单发者亦可遇到,因此对二者亦应加以区别,尤其是应对发育性椎管狭窄症和脊髓型颈椎病进行鉴别
2、脊髓侧囊硬化症:近年来发现,脊髓侧囊硬化症的发生率日渐增高,且患者大多较为年轻,需对其加以鉴别。
3、与其他疾患鉴别 除以上三种疾患外,尚需与后纵韧带骨化症,特发性、弥漫性、肥大性脊柱炎,椎管内肿瘤,脊髓空洞症及末梢神经炎等相鉴别,除依据上述各种疾患的临床特点外,尚应依据影像学所见进行鉴别。
1.X线平片检查 常规X线平片,主要是侧位片上可清晰地显示颈椎椎管矢状径。凡在标准投照距离180cm摄出的平片上矢状径小于12mm时,即具有诊断价值;12~14mm时有诊断参考意义;而在10mm以下时完全可以确诊。此外亦可依据椎体与椎管的矢状径比值进行判断,小于1∶0.75即属异常,小于1∶0.6时具有诊断意义,比值在1∶0.5以下时完全可以确诊。
2.CT(或CTM)及MRI检查 可清晰地显示椎管矢状径的大小、形态及其与脊髓受压的关系。CT检查主要显示骨组织,而MRI检查则对软组织显像较为清晰,因此二者结合起来最为理想,不仅有利于诊断,更有利于对椎管内组织状态的判定,以决定治疗方案及术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