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戊胺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国标编号

32175

CAS号

110-58-7

中文名称

正戊胺

英文名称

n-pentylamine;1-aminopentylane

正戊胺的别名

1-氨基戊烷

分子式

C5H13N;CH3(CH2)3CH2NH2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刺激气味

分子量

87.16

蒸汽压

4.65kPa/26℃

闪点

-1℃

熔点

-55℃

沸点

104.5℃

溶解性

溶于水、乙醇乙醚

密度

相对密度(水=1)0.76;相对密度(空气=1)3.0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性

正戊胺为中闪点液体,遇热、明火、强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爆炸危险。

爆炸极限

2.2%-22.0%,

燃烧热

3621.5kj/mol(20℃)

危险标记

7(中闪点易燃液体)

主要用途

用作溶剂抗氧剂、乳化剂,也用作化学合成中间体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对粘膜、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后,可因喉及支气管的痉挛、水肿,化学性肺炎肺水肿而致死。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长时间接触可引起接触部位严重刺激症状或灼伤。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470mg/kg(大鼠经口)

危险特性:易燃,遇高热、明火及强烈氧化剂易引起燃烧。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具有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烘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 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正戊胺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正戊胺》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