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国标编号

22001

CAS号

7782-44-7

中文名称

氧气

英文名称

oxygen

氧气的别名

分子式

O2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气体

分子量

32.00

蒸汽压

506.62kPa(-164℃)

熔点

-218.8℃

沸点

-183.1℃

溶解性

溶于水、乙醇

密度

相对密度(水=1)1.14(-183℃);相对密度(空气=1)1.43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性

氧气与乙快,氢,甲烷等易燃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能成为爆炸性混合物;能使油脂剧烈氧气化引起燃烧爆炸;有助燃烧性。

危险标记

5(不燃气体);11(氧气化剂

主要用途

用于切割、焊接金属制造医药、染料、炸药等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气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气中毒。吸入40%-60%的氧气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氧气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气分压为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气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气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便携式气体检测

气体速测管(北京劳保所产品、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

实验室监测方法

碘量法(GB7489-89)

电化学探头法(GB11913-89)

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环境标准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避免高浓度吸入。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灭火方法: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氧气药典标准

品名

中文名

氧气

汉语拼音

Yang

英文名

Oxygen

分子式与分子量

O2 32.00

含量或效价规定

本品含O2不得少于99.5% (ml/ml)。

性状

本品为无色气体;无臭,无味;有强助燃力。

本品1容在常压20℃时,能在乙醇7容或水32容中溶解

鉴别

本品能使炽红的木条突然发火燃烧。

检查

酸碱度

取甲基红指示液与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各0.3ml,加水400ml,煮沸5分钟,放冷,分取各100ml,置甲、乙、丙3支比色管中,乙管中加盐酸滴定液(0.01mol/L)0.20ml,丙管中加盐酸滴定液(0.01mol/L)0.40ml;再在乙管中通本品2000ml(速度为每小时4000ml),乙管显出的颜色不得较丙管的红色或甲管的绿色更深。

一氧气化碳

取甲、乙2支比色管,分别加微温的氨制硝酸银试液25ml,甲管中通本品1000ml(速度为每小时4000ml)后,与乙管比较,应同样澄清无色。

二氧气化碳

取甲、乙2支比色管,分别加5%氢氧气化钡溶液100ml,乙管中加0.04%碳酸氢钠溶液1.0ml,甲管中通本品1000ml(速度为每小时4000ml)后,所显浑浊与乙管比较,不得更浓(0.01%)。

其他气态氧气化物质

取新制的碘化钾淀粉溶液(取碘化钾0.5g,加淀粉指示液100ml溶解,即得)100ml,置比色管中,加醋酸1滴,通本品2000ml(速度为每小时4000ml)后,溶液应无色。

含量测定

仪器装置

如图:A、C为总容量约300ml的吸收器,B为适宜的塞子,D、E及I为细玻璃导管,F为刻度精密至0.1ml、容量为100ml的量气管主体,G为三通活塞,H为气体进出口,J为平衡瓶。临用前用橡胶管将吸收器与量气管连接,后者再与平衡瓶连接。

测定法

先将铜丝节(取直径约0.8mm的紫铜丝缠成直径约4mm的铜丝卷并剪成长约10mm的小节)装满于吸收器A中,用塞B塞紧,再将氨-氯化铵溶液(取氯化铵150g,加水200ml,随搅随小心浓氨溶液200ml,混匀)导入,使充满A并部分留于C中,再将饱和氯化钠溶液注入平衡瓶J中,提高平衡瓶,使饱和氯化钠溶液充满F,多余溶液由H流出,转动G接通量气管与吸收器,下降平衡瓶使吸收器中的溶液全部充满导管D、E、I和活塞G的入口,立即关闭活塞,如有气体和部分氨-氯化铵溶液进入量气管时,可提高平衡瓶转动活塞,使由H排出。

将供试品钢瓶接上减压阀(专供氧用),后者出口接上橡胶管,小心微开钢瓶气阀,再开减压阀使氧喷放1分钟后,调整至较弱的气流。

将橡胶管另一端连接在气体进出口H上,俟量气管装满本品后,关闭G并立即拆去气体进出口H上的橡胶管,静置数分钟,转动G接通气体进出口H,将平衡瓶徐徐升降(为防止吸入外界空气,应注意使平衡瓶内的液面略高于量气管内的液面),使量气管内的液面恰达刻度100ml处。转动G接通量气管与吸收器,举起平衡瓶使供试品进入吸收器A中,当饱和氯化钠溶液流经导管I并充满导管D时,关闭G并将吸收器A小心充分振摇5~10分钟,俟气体被吸收近完毕时(所剩者为氮或其他不被吸收的气体),转动G接通量气管与吸收器,降低平衡瓶,将剩余气体由吸收器转入量气管中,当氨-氯化铵溶液充满吸收器A并经导管D、E与I通过活塞G时,关闭活塞。

约5分钟后,调节平衡瓶的液面使量气管内的气体压力与大气压力一致,读出量气管内的液面刻度,算出供试品的含量。为了检查氧气是否完全被吸收,应重复上述操作,自“转动G接通量气管与吸收器,举起平衡瓶”起,依法操作,至剩余的气体体积恒定为止(二次差不大于0.05ml)。

检查或测定前,应先将供试品钢瓶在试验室温度下放置6小时以上。

类别

用于缺氧气的预防和治疗。

贮藏

置耐压钢瓶内,在36℃以下保存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氧气说明书

药品名称

氧气

英文名称

oxygen

氧气的别名

分类

神经系统药物 > 中枢兴奋药物 > 延髓兴奋

剂型

(无)

氧气的药理作用

氧气被吸入人体内后,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满足组织细胞需要

氧气的药代动力学

(无)

氧气的适应证

主要用于窒息肺炎、肺水肿、哮喘心力衰竭、周围循环衰竭、呼吸衰竭、麻醉药中毒一氧气化碳中毒等各种缺氧气情况;

也用于胆道蛔虫症,经十二指肠引流管注入氧气200~800ml(儿童酌减),或以胃区略隆起而无疼痛为度,轻轻按摩腹部;腹胀消失0.5h后再次注入少许氧气后拔出十二指肠引流管。

氧气的禁忌证

胃肠出血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切实做到防火、防油、防震,氧瓶或袋存放在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或放置易燃物品。

2.持续用氧气者应经常检查鼻导管是否通畅,每8~12小时更换鼻导管1次,并更换鼻孔插入。

3.长期使用氧气的浓度以30%~40%(ml/ml) 为限,应急可吸纯氧气。注意吸气内的水蒸气的饱和度。

4.消化溃疡,胃肠出血病人忌用氧驱虫

氧气的不良反应

在低氧气时吸入纯氧气有时可引起呼吸暂停。

氧气的用法用量

1.常用氧气93%~95%与5%~7%的二氧气化化碳混合吸入。

2.治疗缺氧气:将氧筒(或含5%二氧气化碳气的)与吸入装置连接,按以每分钟300~1000ml的速度使氧气通过洗气瓶,经鼻导管或漏斗给病人吸入。

2.驱蛔虫:清晨空腹经胃管缓慢输入氧;剂量:(年龄+1)×100ml,最多不超过1200,输氧气后卧床休息2~3小时。

氧气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尚不明确)

专家点评

氧气为人体生存、代谢必需物质、缺氧气至一定程度即可导致死亡。临床上常用于急救时采用吸氧气方法之一。主要用于各种缺氧气如窒息、肺水肿、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也用于驱除肠道蛔虫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氧气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氧气》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