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萍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浮萍.jpg

浮萍为浮萍科植物紫萍的干燥全草。其性寒,味辛,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水肿尿少等病症。

药性

辛,寒。归肺、膀胱经。

功效

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临床应用

1.风热感冒。本品辛寒,质轻上浮,有宣肺发汗,疏散风热之功,较宜于风热感冒,发热无汗等症,可与薄荷蝉蜕连翘等同用。若风寒感冒,恶寒无汗,亦可与麻黄香薷羌活等发散风寒药同用。

2.麻疹不透。本品辛散,能疏散风热,解表透疹。用于麻疹初起,疹出不畅,常与薄荷蝉蜕牛蒡子等同用。

3.风疹瘙痒。本品辛散,具有祛风止痒之功,可用治风邪郁闭肌表,风疹瘙痒。偏于风热者,多与蝉蜕薄荷牛蒡子等辛凉类疏风止痒药同用;偏于风寒者,多与麻黄防风荆芥等辛温类祛风止痒药同用。

4.水肿尿少。本品上可开宣肺气而发汗透邪,下可通调水道而利尿消肿,故以治疗水肿尿少兼风热表证者为宜,可单用,或与麻黄连翘冬瓜皮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3~9g。外用适量,煎汤浸洗。

使用注意

表虚自汗者不宜使用。

鉴别

叶状体呈卵形、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直径3-6mm。单个散生或2-5片集生,上表面淡绿至灰绿色,下表面此绿至紫棕色,边缘整齐或微卷,上表面两侧有一小凹陷,下表面该处生有数条须根。质轻,易碎。气微,味淡。以色绿、背紫者为佳。

各家论述

①《本草衍义补遗》:"水萍,发汗尤甚麻黄。"

②《纲目》:"浮萍,其性轻浮,入肺经,达皮肤,所以能发扬邪汗也。"

③《本草经疏》:"水萍,其体轻浮,其性清燥,能祛湿热之药也。热气郁于皮肤则作痒,味辛而气清寒;故能散皮肤之湿热也。寒能除热,燥能除湿,故下水气。酒性湿热,而萍之质不沈于水,其气味辛寒,轻清而散,故能胜酒。血热则须发焦枯而易堕,凉血则营气清而须发自长矣。《别录》主消渴者,以湿热之邪去,则津液自生,而渴自止也。其曰下气,以沐浴生毛发者,亦以寒能除热,凉血之验也。"

张寿颐:"浮萍,轻浮最甚,故上宣肺气,外达皮毛,发汗泄热,下通水道,《本经》、《别录》、大明诸家主治,无不在此范围之内。然不仅专入气分,而兼清血热,故《圣济》以治吐血不止,《圣惠方》又治鼻衄,濒湖以治目赤、口疮,既善清火,而又导热下行,其效良捷。近人止以为发汗之药,而不知清热正其专长,殊觉未尽其用。且其质最轻,气味皆薄虽曰发汗,性非温热,必无过汗之虑。"

附方

1.治时行热病,发汗:浮萍草一两,麻黄(去节、根)、桂心、附子(炮裂,去脐、皮)各半两。四物捣细筛。每服二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不计时候,和滓热服。(《本草图经》)

2.治皮肤风热,遍身生瘾疹:牛蒡子浮萍等分。以薄荷汤调下二钱,日二服。(《养生必用方》)

3.治身上虚痒:浮萍末一钱,黄芩一钱。同四物汤煎汤调下。(《丹溪纂要》)

4.治热渴不止,心神烦躁:水中萍,洗,曝干为末,以牛乳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下三十丸。(《圣惠方》)

5.治消渴:干浮萍、栝蒌根等分。上二味为末,以人乳汁和丸如梧子。空腹饮服二十丸,日三。(《千金方浮萍丸

6.治热毒:浮萍捣汁,敷之令遍。(《子母秘录》)

7.治大风疠疾:㈠浮萍草,三月采,淘三、五次,窨三、五日,焙为末,不得见日。每服三钱,食前温酒下。㈡七月取紫背浮萍,日干为末,半升,入好消风散五两。每服五钱,水煎频饮;仍以煎汤洗浴之。(《十便良方》)

8.治痈:紫萍适量,打汁,红茴香(山木蟹)根皮打粉,一食匙。上药调匀外敷,中薄外厚,中间留孔。(《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9.治小便不通,利膀胱胀,水气流肿:水上浮萍,暴干,末,服方寸匕,日三服。(《千金方》)

10.治急性肾炎:浮萍草二两,黑豆一两。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1.治疮疹入眼,痛楚不忍,恐伤其目:浮萍草,阴干为末,每服一、二钱,用羊子肝半斤,入盆子内,以竹杖子刺碎烂。投水半合,绞取肝汁,食后调药服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浮萍散

12.治汗斑癜风:紫背浮萍,晒干。每以四两煎水浴,并以萍擦之。或入汉防己二钱亦可。(《袖珍方》)

13.治粉滓面酐:沟渠小萍,为末,日敷之。(《圣惠方》)

14.解蛇咬毒入腹:浮萍草捣绞汁饮之。(《品汇精要》)

15.治鼻衄不止:干浮萍草末,吹入鼻中。(《圣惠方》)

16.治胬肉攀睛:青萍少许,研烂,入片脑少许,贴眼上。(《世医得效方》)

别名

苹(《尔雅》),水萍、水花(《本经》),浮蓱、薸(《尔雅》郭璞注),萍子草(《补缺肘后方》),水白、水苏(《别录》),小萍子(《本草拾遗》),浮萍草(《本草图经》),水藓(《品汇精要》),水帘、九子萍(《群芳谱》),田萍(《中药志》)。

来源

浮萍科植物紫萍Spirodela polyrrhiea (L.)Schleid.的干燥全草。全国各地池沼均有产,以湖北、江苏、浙江、福建、四川等省产量大。6~9月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生用。

出处

神农本草经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浮萍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浮萍》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