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郄穴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浮郄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在横纹外侧端,委阳上1寸,股二头肌腱的内侧。布有股后皮神经腓总神经和膝上外侧动、静脉。主治髀枢不仁、霍乱转筋下肢麻痹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功用

舒筋通络

定位

在腘横纹外侧端,委阳上1寸,股二头肌腱的内侧。

取穴方法

俯卧位,在腘窝上方,股二头肌腱内侧,委阳上1寸处取穴。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腓总神经。皮薄,易移动,由股后皮神经分布,皮下筋膜内富有脂肪、淋巴结淋巴管以及疏松结缔组织坐骨神经在腘窝上角处,分成腓总神经和胫神经。前者沿股二头肌形成的腘窝上外侧界向下外方行,达腓肌小头下方,分成腓浅、腓深神经。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 筋膜,在腘窝上外侧界的内侧深进,穿腓总神经至腘窝底部的深筋膜股骨外侧髁后面的骨膜。营养血管来自膝上外侧动脉

主治

主治髀枢不仁、霍乱转筋下肢麻痹等。

刺灸法

刺法:直刺1-1.5寸。

灸法: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临床应用

1. 消化系统疾病急性胃肠炎便秘

2.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膀胱炎尿潴留

3. 其它:髌骨软化症腓肠肌痉挛等。

配伍应用

承山昆仑主治小腿挛急;

尺泽上巨虚主治肠鸣腹泻。

名称释义

浮,阳也、气也。郄,孔隙也。浮郄名意指膀胱经经气在此各至天之天部。本穴物质为委阳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吸热而上至天之天部,但因膀胱经气血性本寒湿,即使吸热其所上行天之天部的气态物也少,如从孔隙中上行一般,故名浮郄。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浮郄穴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浮郄穴》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