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
注解
与某一事物有关但又不属于该事物的所有要素的总和,称为该事物的环境,包括空间和其中所有能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有机体的因素。
相对于不同的事物来讲,环境的具体内容不同,如细菌的培养环境、人类的生存环境、太阳系的演化环境的物质内容、时空特性差别极大。如以某一只黄鼠为主体,其环境就包括它周围的一切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而生物因子又包括种内和种间关系,对这只黄鼠来说,周围的植被,种群中的其他黄鼠、干草原上的其他昆虫、鸟、兽,以及那里的光照、降雨、气温、土壤等都是它的环境。如以某生物群落为研究主体时,其环境因素就只包括周围的非生物因子了。生物受环境的制约,生物的生命活动又不断影响和改变着环境,生物和环境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
在不同的学科领域,由于其研究对象不同,对于环境的具体内容的关注和解释也不同。
环境科学所研究的环境,是人类的生存环境,是与人类生活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精神环境的总和,其中大量的是自然环境条件,如大气、水、土、生物、矿物资源等。
人类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生物环境、地质和土壤环境以及其他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包括居住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文化环境、和其他社会环境。
医学所研究的是与人的健康与疾病有关的环境,预防医学主要关注群体的环境,而生理学、病理学则主要关注个体的环境;人的个体环境又分为外环境与内环境,外环境指与人体有关的各种外部因素,内环境是指与健康与疾病有关的各种内部因素;内环境与外环境既联系又区别,在交互作用中影响人的健康与疾病。考察和调节人与环境的关系,人的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关系,是认识病因病机、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途径。中医的五运六气学说、天人相应学说、正邪学说、五行学说,以及19世纪以来发展的内稳态学说、应激学说等,都从环境的角度对生理、病理作了重要研究和说明。
简单通俗地讲,所谓环境,即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的一切。我们面对的空间提供给我们呼吸所需要的空气,江河湖泊或地下水,成为可供我们饮用的淡水。我们吃的瓜菜果粮从土地中生长出来。仔细想想每天从早到晚的生活,从起床、洗漱、早餐、上班、工作、下班、买菜、作饭、刷碗、洗衣,到看电视、看书、睡觉,我们消耗的有水、电、煤(或天然气、柴火)、汽油(乘车的人)、食物及洗涤用品等等;我们使用的有棉制品(如床单、衣服)、木制品(如家具)、金属制品(如菜刀)、玻璃制品(如杯子)、石油制品(如塑料)、黏土制品(如住房用砖),甚至生活用品(如中草药)等等。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用品都是用大自然中的原料比如棉花、森林、矿物等造成的。在它们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往往还需要耗用大量淡水和煤炭、石油等能源。我们靠环境供给的一切生活着。试想一下,一旦大自然停止了原料的供给,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十分困难,人类就回会失去生存条件,所以说“破坏环境就是破坏人类自身的生存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