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细环病毒属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文名称

甲型细环病毒属

英文名称

Alphatorquevirus

分类类型

分类

指环病毒科>甲型细环病毒属

甲型细环病毒属成员

细环病毒SEN的特征及致病性

在确定了五种肝炎病毒后,仍有部分输血后肝炎或散发型肝炎无明确病原体,称为非甲非戊型肝炎,提示还有其它肝炎病毒存在。意大利学者Primi等从1例感染免疫缺陷病毒(HIV)的静脉药瘾者血清分离出一株病毒,其基因组是单分子单链DNA,,认为可能是一种新的肝炎病毒,根据患者名字前面字母命名为SEN病毒。根据2005年公布的国际病毒分类命名委员会第八次报告,SEN病毒命名为细环病毒SEN(Torque teno virus SENV,TTV-SENV),是新设独立病毒属指环病毒属的成员,属细环病毒人分离株3组,共有8个型,分别为SENV-118、SENV-179、SENV-187、SENV-195、SENV-24、SENV-34、SENV-75和SENV-87等8个型。而以前的研究资料将这8个型命名为A—H型。

细环病毒SEN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SENV是一种无包膜、线状单股负链DNA病毒,基因长度约为3800kb,有3个开放读码框(ORF)。ORF1编码氨基酸残基为642~762个,具有3个Rep蛋白基序,编码序列N末端富含精氨酸/赖氨酸区相对保守。ORF2含有146~166个氨基酸。ORF3与ORF1的3′端序列部分重叠,有81~88个氨基酸组成,在ATG起始密码子上有一个TATA功能区。它与指环病毒(TTV)原型株的核酸序列同源性低于5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仅为3%。因此,它不是TTV亲缘关系密切的病毒变异株,而是由8个不同型组成的病毒组,各型间氨基酸序列差异在15%~50%之间。在目前已知的8个病毒型中,两个结构区的基因位点变异频率为7.32×10-4/年,接近RNA病毒,高于其他DNA病毒。

细环病毒SEN的流行病学

健康人群感染率

不同人群SENV流行率各不相同:意大利健康献血人群中流行率较低。美国献血人群中SENV-DNA感染率约为1.8%~2.3%。日本健康献血人群中的阳性率则高达10%~23%。加拿大健康人群中的SENV阳性率则高达36%,且多为青年男性。我国台湾地区健康成人平均阳性率为15%,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20~40岁为14%,超过60岁的人群则为20%。

传播途径

(a)经输血及血液制品传播:Umemura等发现有输血史病例的SENV感染率为30%,远高于无输血史病例的3.0%,且感染率随输血单位数的增加而增加,输血后非甲~戊型肝炎病例的SENV感染率较其他病例组也显著增高,认为SENV主要通过输血传播。Kao等发现高危人群血友病地中海贫血者等,认为血液制品也能传播。目前多数学者认为SENV可经输血及血液制品传播。

(b)静脉吸毒传播:Primi等早期在意大利的研究认为SENV主要以静脉注射毒品传播。Wilson等报道静脉药瘾者血清SENV-D阳性率为37.7%,SENV-H阳性率为37.5%,平均9.3年后重检测其病毒的持续状态发现SENV-D阳性率高达77.8%,SENV-H阳性率达55.6%,认为静脉吸毒可以再感染。

(c)血液透析传播:Kobayashi等研究认为在血液透析患者中SENV感染普遍存在,但SENV感染与血透患者输血量和持续时间无关。

(d)其他途径传播:SENV感染虽主要见于输血或静脉药瘾传播,但在无输血、静脉药瘾及血液透析等病史的正常健康人群中的阳性率各家报道不一,多数学者认为在10%~23%之间,提示尚可能有其他途径传播。有人发现加拿大相对隔离的土著人群SENV阳性率达12.2%,认为除上述途径传播外,尚可能有非输血途径(如母婴传播、性传播等)传播的可能性。Pirovano等观察了30例孕妇,其中15例SENV阳性,其所生新生儿中有13例SENV阳性。1例出生时即阳性,8例在出生后6个月内阳转,4例在出生6个月后阳转。通过对母亲和所生新生儿SENV基因序列分析显示具有高度同源性,证实了母婴传播的存在。

细环病毒SEN的临床意义

SENV与病毒性肝炎的关系

(a)SENV与非甲~戊型肝炎:Umemura等对12例心脏手术后发生输血相关性非甲~戊型肝炎患者检测了SENV-DNA,其中11例在输血后随访期间发现SENV感染,其中2例感染D亚型,7例感染H亚型,2例感染D和H两型,且患者ALT升高幅度与其体内的病毒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认为H亚型是输血后非甲~戊型肝炎的主要病毒。Umemura等研究了SENV与输血相关性非甲~戊型肝炎的关系,有输血史的病例感染率为30%,无输血史病例的感染率为3%,明显升高,且SENV感染率随单位输血量增加而增高。

(b)SENV与HBV重叠感染:何忠平等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例,血清SENV阳性13例,阳性率为43.3%,认为慢性乙型肝炎合并SENV感染阳性率较高。

(c)SENV与HCV重叠感染:研究发现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重叠SENV感染率较高,可达40%~67%,应用α-干扰素对慢性丙型肝炎重叠SENV感染进行治疗后,发现SENV对α-干扰素治疗敏感,大多数患者有持续的病毒学反应。Kao等发现10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57例合并SENV-D/H感染,其是否重叠感染在临床病理形态上没有发现差别,但在HCV-2a亚型患者中SENV感染率更高。应用干扰素+利巴韦林进行联合治疗,仅18例重叠感染者对治疗有持续反应,提示SENV与HCV基因2a亚型有关。

尽管SENV感染与输血相关性非甲~戊型肝炎在统计学上有比较大的相关性,但感染后是否发展为肝炎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各家报道不一。Wong等发现SENV感染都只是普通的病毒感染,如在原有肝脏疾病人群中SENV感染与肝脏病变的加重以及严重肝病的比例无关。何忠平等认为合并感染SENV-D/H并不加重病情,提示SENV-D/H可能不致病。Kao等也认为虽然SENV-D/H感染在台湾高危人群(包括静脉吸毒、血友病、地中海贫血、持续血液透析者等)中很普遍,但SENV感染与肝炎并没有关系。在持续血液透析患者中,虽然SENV感染普遍存在,但尚无证据表明SENV影响到患者的肝脏病理结构。Yoshida等检测了21例肝细胞癌(HCC)和13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浆中SENV(均不重叠乙、丙型肝炎)阳性率为76%(25/34),并不比非肝病患者阳性率76%(16/21)高,认为SENV对肝病的发病以及慢性肝病发展为HCC过程无显著影响,或仅有轻微作用

SENV与肝细胞癌(HCC)的关系

Kao等对乙型、丙型肝炎相关性HCC患者中的SENV感染进行研究后发现SENV-D/H与HCC的危险性增加无关。另一组来自加拿大和日本的研究资料(50例HCC患者)发现仅有极少数单独检出SENV,多数合并有HBV或HCV感染,认为SENV单独导致HCC的可能性不大。

SENV与其他肝病的关系

目前来自德国、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的一些资料,尚无证据表明SENV感染与急性肝衰竭、肝硬化等有明确关系。高志良等在自身免疫性肝炎、Dubin-Johnson综合征脂肪肝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药物性肝损害等其他肝病患者的肝脏病理组织中也未发现SENV感染。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甲型细环病毒属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甲型细环病毒属》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