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翳
来自中医百科
治疗目翳的穴位
注解
目翳为病症名。指黑睛混浊或溃陷、甚或遗有疤痕而影响视力的外障眼病。多由肝风邪热,或肝肾亏损,或眼睛外伤等因所致。本病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角膜病变。多由角膜损伤后,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所致。临床以黑睛混浊或溃烂、目痛、畏光流泪、视物障碍等为主要表现。属风热者,发病较快,目痛、红肿及畏光均较甚,翳障点状,伴头痛、鼻塞流涕等症;肝肾阴虚者,病程进展缓慢,目微红、眼睑无力、不敢久视、星翳灰白。针灸治疗:①体针:取攒竹、晴明、瞳子髎、阳白等穴为主。风热者加风池、外关、足临泣;肝肾阴虚者加肝俞、肾俞、太溪、大骨空、小骨空;头痛加太阳;视物昏花加养老。②耳针:耳尖穴点刺放血,每日1次,连续3~5日。注意:针灸治本病,有较好的止痛作用,但应配合眼科用药,及时控制病情,减少疤痕形成。
治疗目翳的方剂
治疗目翳的中成药
目翳相关药物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目翳》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