睛明穴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作精明。别名泪孔。属足太阳膀胱经。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蹻、阳蹻之会。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布有滑车上、下神经,动眼神经眼神经和内眦动、静脉,及眼动、静脉之本干。主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胬肉攀睛,内外翳障,雀目,青盲,夜盲色盲近视,及急、慢性结膜炎泪囊炎角膜炎电光性眼炎视神经炎等。直刺,将眼球轻轻推向外侧固定,沿目眶边缘缓缓刺入0.3-0.5寸。


功用

降温除浊。

定位

位于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Akupixblub1.jpg

解剖

在眶内缘睑内侧韧带中,深部为眼内直肌;有内眦动、静脉滑车上下动、静脉,深层上方有眼动、静脉本干;布有滑车上、下神经,深层为眼神经,上方为鼻睫神经

主治

主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胬肉攀睛,内外翳障,雀目,青盲,夜盲色盲近视,及急、慢性结膜炎泪囊炎角膜炎电光性眼炎视神经炎等。

刺灸法

刺法:直刺,将眼球轻轻推向外侧固定,沿目眶边缘缓缓刺入0.3-0.5寸。

灸法:本穴禁灸。

临床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视神经炎结膜炎急性腰扭伤等。

配伍应用

球后穴光明穴治视目不明。

附注

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跷、阳跷五脉交会穴

别名

目内眦,泪孔穴,泪空穴,泪腔穴,目眦外。

名称释义

睛明。睛,指穴所在部位及穴内气血的主要作用对象为眼睛也。明,光明穴之意。睛明名意指眼睛接受膀胱经的气血而变得光明穴。本穴为太阳穴膀胱经之第一穴,其气血来源为体内膀胱经的上行气血,乃体内膀胱经吸热上行的气态物所化之液,亦即是血。膀胱经之血由本穴提供于眼睛,眼睛受血而能视,变得明亮清澈,故名睛明。  

目内眦,乃言本穴所在的部位为目内框也,无它意。  

泪孔、泪空、泪腔。泪,泪水也。孔,孔隙也。空、腔,空腔也。穴名之意指本穴外输的膀胱经气血为湿润眼睛液体的重要来源。本穴属于膀胱经,气血特性与上行头面的它经气血相比皆要寒冷,为促成气态物向液态物转化的重要根源,眼睛受之以液而能湿润并转动自如,故名泪孔、泪空、泪腔。  

目眦外。目眦,指穴所在的部位为目框内角。外,指本穴气血作用于眼睛之外。目眦外名意指本穴的寒冷之气使眼睛外部的阳气冷降为液。理同泪孔名解。  

手足太阳足阳明阴阳跷脉督脉之会。其一,本穴气血为膀胱经经气的冷降之液,性温热,且与太阳穴小肠经气血处于同一层次,故为手足太阳之会。其二,本穴的冷降之液有部分下走足阳明承泣穴,故为足太阳阳明之会。其三,本穴的冷降之液(即血)还不断地气化上走督脉,故为足太阳督脉之会。其四,本穴的气血物质中既有地部之液又有天部之气,气血特性同于阴阳跷脉之性,故为阴阳跷脉足太阳之会。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睛明穴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睛明穴》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