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停搏
窦性停搏是指窦房结在一个或多个心动周期中不产生冲动,以致不能激动心房或整个心脏,或又称为窦性静止。其时间长短不一,病人会感觉到心脏有一段时间不跳动,长时间的停顿后又可恢复窦性搏动。多数在停顿之后出现异位搏动,常为交界性逸搏或室性逸搏,有时为房性逸搏。如果停顿后什么激动也没有,那就是心脏停搏,病人可发生抽搐,昏厥,甚至死亡。频发的窦性停搏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是窦房结功能衰竭的表现,必须查清病因给予治疗,常需及时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治疗方案
治疗时也可按下面方法尝试进行:
1、对症治疗:停搏时间较短时可无症状;时间较长时可发生昏厥“心脑综合症”应及时抢救。
2、积极治疗:引起窦性停搏的原发病同时输注提高心率的药物,对昏厥反复发作者可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3、静注钙剂,钙离子有助于恢复细胞膜的兴奋性,尤其是对心电图P波消失QRS波增宽者效果显著。
4、应用异丙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B1受体,提高窦房结的自律性,对抗高钾血症对窦房结的抑制作用。
疾病病因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或颈动脉窦过敏均可发生窦性停搏。此外,急性心肌梗死、窦房结变性与纤维化、脑血管意外等病变、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奎尼丁、钾盐、乙酰胆碱等药物亦可引起窦性停搏。
青年人多由于强烈的迷走神经反射所致,常见于咽部受刺激、气管插管、按压颈动脉窦或眼球,造成窦性停搏。
临床表现
过长时间的窦性停搏可令病人出现晕眩、视朦或短暂意识障碍,严重者甚至发生抽搐,严重者可发生Adams-STokes综合征,甚至死亡。
辅助检查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表现为在较正常PP间期显著长的间期内无P波发生或P波与QRS波群均不出现长的PP间期与基本的窦性PP间期无倍数关系。
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窦房阻滞鉴别。
窦房阻滞是指窦房结产生的冲动部份或全部不能到达心房引起心房和心室停搏短暂的。窦房阻滞见于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炎、高血钾症、洋地黄或奎尼丁类药物作用以及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慢性窦房阻滞的病因常不明,多见于老年人。基本病变可能为特发性窦房结退行性变,其它常见病因为冠心病和心肌病窦房阻滞。按其阻滞程度可分第一度、第二度和第三度,但只有第二度窦房阻滞才能从心电图上作出诊断,心电图表现为P波之间出现长间歇是基本P-P间期的倍数。窦性停搏则没有这样的倍数关系可据此进行鉴别诊断。有些病例可见文氏(Wenckebach)现象与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中的文氏现象相似,但表现为P-P间期而不是R-R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出现长间歇窦房阻滞后,可出现结性逸搏。很多病例中逸搏前的间歇相当长提示低位起搏点,亦同时有机能障碍。
并发症
本病如果治疗不及时病人可发生抽搐昏厥甚至死亡这也是本病唯一且最严重的并发症。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