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猝死.jpg

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以及1970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猝死为: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在24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后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的时间限定在发病1小时内。临床特点是死亡急骤,出人意料,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属中医“暴毙”范畴。

病因

西医病因

冠心病(30%):

是心性猝死中最常见的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

心肌炎(20%):

重症心肌炎时可有心肌弥漫性病变,导致心源性休克和猝死。心肌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的炎症性病变。多种因素如感染、物理和化学因素均可引起心肌炎,所造成的心肌损害的轻重程度差别很大,临床表现各异,轻症患者无任何症状,而重症患者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原发性心肌病(10%):

病变以侵犯心室为主,也可累及心脏传导系统。

风湿性心脏病(10%):

主动脉瓣狭窄病人约25%可致猝死。

QT间期延长综合征(5%):

包括先天性耳聋,继发性者常见原因为低血钾、奎尼丁胺碘酮药物影响。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5%):

常引起快速心律失常。

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畸形(3%):

如左冠状动脉起源于右侧冠状窦或与右冠状动脉相连。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3%):

当旁道不应期越短,发生房颤时就越有可能转变为恶性心律失常-室颤而猝死。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

多因冠状病、心肌炎、心肌病、引起窦房结动脉缺血、退行性变、致窦房结缺血、坏死、纤维化。

中医病因认识

由于患者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素虚或痰浊、瘀血内生,加之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酒饱食、用力过度、气候骤变等诱因,而致瘀血阻滞、痰热内蕴,或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脉外,引起昏仆不遂,发为中风。其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密切相关。其病机有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此六端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病性多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而其基本病机为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脑之神明失用。

预防

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身体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两者相结合,可更好的恢复。

注意事项

为了降低猝死的发生率,建议对处于心肌梗死急性期的病人切勿做切割磁力线的快速运动,以减少心律失常及猝死的发生。

常见症状

猝死发生前可无任何先兆,部分病人在猝死前有精神刺激或情绪波动,有些出现心前区闷痛,并可伴有呼吸困难、心悸、极度疲乏感,或表现为急性心肌梗塞伴有室性早搏。猝死发生时,心脏丧失有效收缩4-15秒即可有昏厥和抽搐,呼吸迅速减慢,变浅,以致停止。心音消失,血压侧不到,脉搏不能触及,皮肤出现紫绀,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死前有些病人可发出异常鼾声,但有些可在睡眠中安静死去。

临床检查

一、对于心源性猝死的患者

一般可以检查到明显的诱因:

①外在诱因主要有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酗酒、过度吸烟等。

②内在诱因有心功能不全、心绞痛、内环境紊乱等。

二、心电图检查

(1)心电图检查,可出现以下三种表现:

①室颤(或扑动)波型。

②心室停搏,心电图直线或仅有心房波。

③心电机械分离,心电图呈缓慢畸形的QRS波,但不产生有效的心肌机械性收缩。

(2)不典型心电图改变

早期心电图主要改变有:

①巨大高耸T 波, 结合临床即可作出早期诊断。

②进行性ST 段改变,早期ST 段变为平直,并向上斜形抬高可达0. 1 mV 以上),变直的ST 段连于高耸T 波形成所谓“高敏T波”, ST 段进行性变化,可发展为弓背向上的单向曲线。

③早期QRS 波改变, 由于损伤心肌除极延缓出现“急性损伤阻滞”,VA T ≥0. 45 秒,QRS 时限延长可达0. 12 秒,且常有R波振幅增高, 也有明显压低者。

诊断鉴别

临床上需与其它原因引起的猝死进行鉴别:

(1)心脏病

冠心病是老年猝死的最常见原因。文献显示,我国因冠心病猝死平均发生率为28.7/10万,占冠心病总死亡率的45.1%。这些死亡者生前冠状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常堵塞严重,平常重视不够或受医疗条件限制,不少人几乎没做过心电图或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而未被确诊,疾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常常在某些诱因下发生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后容易导致猝死。此外,其他心脏病,如心肌缺血、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瓣狭窄、恶性心律不齐等,也是导致猝死的原因。

(2)肺栓塞 

由于检查手段的不断完善,结合死者尸检表明,近年来,肺栓塞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老年猝死的病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老年人大多存在血液高凝状态,相当一部分患者有下肢静脉曲张、静脉炎或血栓形成。有的因病卧床时间长,活动少,也容易发生肺栓塞。一旦发生肺动脉较大分支的堵塞,即可出现致命性的后果,抢救成功率也低。

(3)脑血管疾病

主要是脑出血。脑出血病患者绝大多数有血管病的基础,高血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是常见病因。在情绪激动、烟酒等不良刺激下,常可引起血压急剧升高以致血管破裂。出血量较少急送医院救治,可保全生命。但许多患者由于出血量大,形成脑疝,压迫生命中枢,很快将死亡。所以,当患者一旦出现头痛、恶心等先兆时,一定要加以重视。

(4)消化道疾病 

其中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导致猝死较多,而上消化道大出血等同样可发生猝死。消化道出血患者常有潜在的食道静脉曲张、消化性溃疡、大量服药或应激史。夜间突发出血引起休克或呕吐物阻塞咽喉引起窒息等,常常是上消化道出血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

(5)低血糖

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因严重低血糖导致猝死的也较多见。其原因在于相当一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不正规,或接受降糖药治疗后未及时进餐;有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较大,夜间常发生低血糖。一旦发生严重低血糖,由于夜间中枢神经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抑制,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如果同时应用β受体阻滞剂等会导致应激能力进一步减退,加之熟睡等因素,往往会出现心慌、饥饿、出汗等典型低血糖症状,患者不易觉察而导致猝死。

并发症

如果抢救不及时将会导致死亡,可出现早搏和抽搐。

治疗

西医治疗

猝死的抢救:一旦作出猝死的诊断、应立即进行抢救。

一、心肺复苏

(一)叩击心前区:在心前区用拳叩击三下,对刚发生心脏停搏病人,部分可复跳,如不复跳,可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二)胸外心脏按压:病人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术者以左后掌根部置于病人胸骨的下半段的2/3处,将右手掌放在左手背上,双手有节奏地按压,借助身体下压的力量,有节奏地每分钟按压60-70次,避免用力过大引起肋骨骨折。

(三)口对口人工呼吸:术者一手托起病人颈部,使头部尽量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另一手捏住病人鼻孔,深呼吸后对准病人的口用力吹出,每分钟12次(每按压心脏4-5次,作口对口人工呼吸1次)。 

二、心肺复苏后的处理

(一)心律、血压、心功的恢复:

1、心律失常的处理:严重窦性心动过缓伴发心搏骤停可用阿托品或异丙基肾上腺素,药物治疗无效时,可用人工心脏起搏。

2、低血压的处理:对低血压本身可静脉滴注间羟胺或多巴胺或并用氢化考的松。 

3、心力衰竭的处理:可根据病情及有无服用洋地黄制剂情况,给予西地兰或地高辛。

(二)肺部感染的防治: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预防肺部感染。

(三)脑缺氧的防治:为减轻心脏停搏对脑组织的损害,应尽早防治脑水肿。具体方法:应争取尽早(在5分钟内)用冰帽保护大脑,作选择性的头部降温。

(四)肾功能不全的防治:尽快纠正休克或低血压,纠正酸中毒,早期应用利尿脱水剂如:甘露醇、速尿等。

中医治疗

·痰热内闭清窍(阳闭)

症状:起病骤急,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鼻鼾痰鸣,肢体强痉拘急,项背身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呕血,舌质红绛,舌苔黄腻或干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羚角钩藤汤配合灌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

羚羊角为清肝熄风主药;桑叶疏风清热;钩藤菊花平肝熄风;生地清热凉血;白芍柔肝养血;川贝母、竹茹清热化痰;茯神养心安神;甘草调和诸药。安宫牛黄丸可辛凉透窍。

若痰热内盛,喉间有痰声,可加服竹沥水20-30d,或猴枣散0.3-0.6g以豁痰镇痉。肝火旺盛,面红目赤,脉弦有力者,可加龙胆草、栀子以清肝泻火;腑实热结,腹胀便秘,苔黄厚者,削口生大黄枳实芒硝以通腑导滞。

·痰湿蒙塞心神(阴闭)

症状:素体阳虚,突发神昏,半身不遂,肢体松懈,瘫软不温,甚则四肢逆冷,面白唇暗,痰涎壅盛,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治法:温阳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涤痰汤配合灌服或鼻饲苏合香丸

方中半夏陈皮茯苓健脾燥湿化痰;胆南星竹茹清化痰热;石菖蒲化痰开窍;人参扶助正气。苏合香丸芳香化浊,开窍醒神。寒象明显,加桂枝温阳化饮;兼有风象者,加天麻钩藤平肝熄风。

·元气败脱,神明散乱(脱证)

症状:突然神昏或昏愦,肢体瘫软,手撤肢冷汗多,重则周身湿冷,二便失禁,舌痿,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缓、沉微。

治法:益气回阳固脱。

方药:参附汤

方中人参大补元气,附子温肾壮阳,二药合用以奏益气回阳固脱之功。汗出不止加山萸肉黄芪龙骨牡蛎以敛汗固脱;兼有瘀象者,加丹参

护理

对于静息状态的猝死的预防,首先应防止心肌缺血性疾病的发生,增加心脏冠状动脉血流量,以增加抗心电干扰能力,同时也要尽力减少或避免电磁波的干扰。

饮食保健

饮食保健

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饮食适宜

新鲜蔬菜瓜果。

饮食禁忌

饮酒吸烟。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猝死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猝死》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