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痛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由肋骨软骨炎肋间神经痛导致。

肋痛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针灸治疗肋间神经痛,较早的报道见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1]。一般采用针刺,亦有主张应用电针、穴位注射拔罐等法。有人以磁针刺激耳穴,也收到了较好的止痛效果[2]。在取穴上,近年来有简化趋势,往往独取一穴,却能获得满意疗效,颇值得探讨。目前,针灸对肋间神经痛的平均有效率在90%左右。

肋痛的原因

肝居胁下,其经脉布于两胁,胆附于肝,其脉循于胁,故胁痛之病,主要责之于肝胆。又因肝主疏泄,性喜条达,故凡能引起肝胆经脉阻滞或脉络失养等因素,均可导致胁痛,概略如下:

1. 肝气郁结

肝在胁下,胆附于肝,其经脉分布于两胁。若因情志抑郁,或暴怒伤肝,皆能使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气阻络痹而致胁痛。

2. 瘀血停着

气郁日久,血流不畅,渐成瘀血,痹阻胁络而发生胁痛;或强力负重,跌仆伤络,瘀血内停,阻塞胁络,而致胁痛。

3. 肝胆湿热

胆附于肝,其经脉相互络属,故为表里关系,二者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病理上互相影响。若感受外湿,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水湿不化,痰湿中阻,气机不利,郁而化热湿热蕴结,肝胆失其疏泄条达,气血不畅,从而胁痛。

4. 肝阴不足

体虚久病,或劳欲太过,精血耗伤,肝阴不足,不能养肝,致络脉失养而成胁痛。

肋痛的诊断

肋软骨炎好发于青壮年,表现为肋软骨增粗伴疼痛,病因尚不明确。多发于一侧第2~4肋软骨,偶见于肋弓或其他部位肋软骨。局部有时稍隆起,肤色无异常,自觉疼痛,活动时可加重,有时有压痛,病程数日、数月不等,症状时轻时重,可反复发作。

肋痛的鉴别诊断

肋间神经痛是一组症状,指胸神经根(即肋间神经)由于不同原因的损害,如:胸椎退变、胸椎结核、胸椎损伤、胸椎硬脊膜炎、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疾病肋骨纵膈胸膜病变,肋间神经受到上述疾病产生的压迫、刺激,出现炎性反应,而出现以胸部肋间或腹部呈带状疼痛综合征。治疗应明确原发病灶,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

肋骨触痛:

肝硬化时,门静脉压力增高,超过200毫米水柱时,正常消化器官和脾的回心血流经肝受阻,导致门静脉系统许多部位和腔静脉之间建立门-体侧支循环。由于肝硬化门脉高压,导致正常肝门静脉管阻塞,血液通过两者吻合进入腔静脉系统,由于吻合处静脉细小,血流增多就会曲张,一旦破裂可导致大出血,如呕血便血,脐周围会看见曲张的静脉等

肋骨痛

肋骨所对应的背部胸椎有有轻微移位,造成肋神经受卡或粘连,就会有痛。 在痛的点上有肌肉损伤产生无菌炎站刺激肋神经造成痛 。

肋软骨炎好发于青壮年,表现为肋软骨增粗伴疼痛,病因尚不明确。多发于一侧第2~4肋软骨,偶见于肋弓或其他部位肋软骨。局部有时稍隆起,肤色无异常,自觉疼痛,活动时可加重,有时有压痛,病程数日、数月不等,症状时轻时重,可反复发作。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肋痛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肋痛》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