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包虫病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肝包虫病又称肝棘球蚴病,是畜牧地区常见的寄生虫病,约大多数是犬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的蚴侵入并寄生在人体肝脏所引起的单房性包囊肿(肝棘球蚴病),少数由泡状棘球绦虫的蚴所引起的泡状棘球蚴病(肝泡球蚴病),中国西北地区和内蒙,四川西部地区较为流行。症状无特异性,手术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治疗

手术治疗

是首选治疗。手术原则是:摘除内囊,避免囊液外溢,防止复发;尽可能消灭残腔,处理和预防胆漏等并发症。

(1)内囊摘除术:是经典的手术方式,关键是避免囊液外溢和先行头节的灭活。用封闭法尽量抽吸囊液,囊内注入20%氯化钠溶液灌洗、浸泡5分钟后抽吸,重复2-3次,以杀死头节,切开外囊壁,摘除内囊。

(2)肝脏部分切除或肝叶切除术:适用于局限于一叶的多个囊肿或囊腔引流后残腔难以闭合者。

(3)胆漏的处理:在行外囊完整切除术时,应仔细结扎通向囊腔的胆管支;部分外囊切除时,应仔细缝合每个小的胆管开口;囊内容物破入胆道时,需行胆总管探查。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通常难以达到治愈的效果,适用于早期囊肿小、外囊壁薄、有广泛播散和手术危险性大的病人。常用药物是阿苯达唑,用药疗程半年以上,部分病人治疗有效。

经皮肝穿刺抽吸术

需在超声的引导下进行,穿刺针或导管进入囊肿后吸尽囊液,注射95%的乙醇,保留15分钟左右吸出。适用于体积较小、位于肝组织内的I型囊肿,可多次使用,达到杀灭虫体的目的。

观察

囊肿实变、直径小于5cm或钙化且无症状者,可随访观察,暂不需处理。

病因病理

犬绦虫是最主要的终宿主为狗,中间宿主主要为羊、牛、猪、马,人也可为中间宿主。 犬绦虫寄生在狗的小肠内,随粪便排出的虫卵常粘附在狗、羊的毛上,人吞食被虫卵污染的食物后,即被感染。虫卵经肠内消化液作用,蚴脱壳而出,穿过肠粘膜,进入门静脉系统,大部分被阻留于肝脏内(约75%),少数可通过肝脏随血流而到肺及散布到全身各处。

蚴在体内经3周,便发育为包虫囊

棘球蚴在肝内寄生时,首先发育成小囊肿,初时不含头节,随着囊肿不断增大,它的周围由中间宿主组织形成一个纤维性包膜,这亦即外囊;囊肿本身的壁即称为内囊;内囊又发育成为内外二层,外层为白色半透明膜即角质层,内层为生发层,即棘球蚴的本身,它可产生生发囊、头节、子囊,子囊又可产生子囊。囊内含弱硷性透明囊液,少量蛋白,无机盐和大量头节、子囊。包虫囊肿在肝内多为单发性;其部位又以肝右叶最多见。泡状棘球蚴在肝内寄生不形成囊肿,表现为灰白色硬结,逐渐长大向周围浸润,易误诊为肝癌

临床表现

患者包虫囊肿的症状视其寄生虫部位、大小及有无并发症而异。肝包虫病病情呈发展型。早期毫无症状,当囊肿逐渐增大时,病人可有饱胀牵拽感,或肝区坠痛或钝痛,若病灶中心溶解或胆管受压梗阻可产生剧烈疼痛,如肝内囊肿靠近肝脏表面,则可于右上腹部渐渐隆起一肿块,形圆而光滑,坚韧而有弹性感,可触及液波感及震颤感。如包虫囊肿体积甚大,压迫消化道时,可出现上腹部饱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压迫到胆道则可引起黄疸皮肤瘙痒等。由于球蚴囊肿在肝内广泛浸润和转移,患者常有贫血消瘦、低热及恶液质现象。如棘球蚴囊肿因外力而穿破,可有剧烈腹痛休克发热荨麻疹等急性过敏性休克急腹症,病情严重则可致死亡。

诊断依据

1.流行病史 患者有流行区居住史并有和狗密切接触史

2.临床表现 主要为右上腹无痛性、缓起的肿块。

3.体格检查 早期体格检查时大多病员全身情况良好;少数巨大囊肿病人可有慢性消耗性表现如贫血,消瘦乃至恶病质。腹部检查可见右季肋部隆起并向助下缘突出,并可能触及边缘整齐,界限清楚,表面光滑随呼吸上下活动的半球形成包块。由于囊液的张力较大,触诊时包块硬韧,压有弹性,叩有震颤即“包虫囊震颤”是特征性表现。囊肿多在肝右叶,常致左半肝有代偿性增大。

4.辅助检查

1)X线检查:肝顶部囊肿可见到横膈升高,动度受限,亦可有局限性隆起,肝影增大。有时可显示圆形,密度均匀,边缘整齐的阴影,或有孤形囊壁钙化影

2)包虫皮内试验(casoni):为肝包虫的特异性试验,阳性率达90~95%,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3)超声波检查:能显示囊肿的大小和所在的部位、有时可发现子囊的反射波。

4)同位素肝扫描:可显示轮廓清晰的占位性病变。

预防

1.在畜牧区广泛开展有关包虫病知识的宣传;

2.消灭野犬,加强家犬的管理,儿童勿玩耍狗;

3.防止犬粪污染草场,饲料,水源,预防羊群染病,加强宰杀管理,病死的羊尸应深埋或焚毁;

4.注意个人卫生;

5.保护水源,搞好环境卫生。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肝包虫病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肝包虫病》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