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贞穴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肩贞经穴名。出《素问·气穴论》。属手太阳小肠经。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布有腋神经分支,深部上方为桡神经,并有旋肩胛动、静脉。主治肩胛疼痛,手臂不举,上肢麻木,耳鸣,齿疼,瘰疬,及肩关节周围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功用

清头聪耳,通经活络

定位

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指寸)。


Akupixsisi9.jpg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筋膜三角肌肱三头肌大圆肌背阔肌。皮肤由腋神经的下支臂上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组织致密, 富有脂肪。针由皮肤、皮下组织在三角肌的后部, 穿该肌表面深筋膜肌质内。以后,针可依序入桡神经肌支支配的肱三头肌长头, 肩胛下神经支配的大圆肌和胸背神经支配的背阔肌(腱),可深达腋腔

主治

肩胛疼痛,手臂不举,上肢麻木,耳鸣,齿疼,瘰疬,及肩关节周围炎等。

刺灸法

刺法:直刺0.5~1寸或向前腋缝方向透刺,肩部及肩胛部酸胀。有时可有麻电感向肩及指端传导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7壮,艾条灸5~15分钟。

临床应用

1. 五官科系统疾病耳鸣耳聋

2. 其它:肩关节周围炎脑血管病后遗症,颈淋巴结结核,头痛等。

配伍应用

肩髃主治肩臂疼痛、上肢瘫痪;

天井主治瘰疬。

名称释义

肩,穴所在部位肩部也。贞,古指贞仆问卦之意。该穴名意指小肠经气血由此上行阳气所在的天部层次。本穴物质为小海穴蒸散上行的天部之气,上行到本穴后此气冷缩而量少势弱,气血物质的火热之性对天部层次气血的影响作用不确定,如需问仆一般,故名。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肩贞穴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肩贞穴》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