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

来自中医百科
(重定向自肩关节周围炎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肩周炎.jpg

肩周炎,是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尤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且日益加重,致一定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

中医称为漏肩风、肩凝等,属痹症。是以肩关节痠重,疼痛,运动受限为主症的病证。


病因

年龄因素

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软组织退行性病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是其基本因素。

环境因素

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是主要的激发因素。

物理因素

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

其他因素

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因治疗不当等。

疾病因素

颈椎病,心、肺、胆道疾病发生的肩部牵涉痛,因原发病长期不愈使肩部肌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转变为真正的肩周炎。

中医病因认识

多因年老体虚,风寒湿邪乘虚而入,致经脉痹阻或跌扑损伤,瘀血留内,气血不行,经脉作用失常而导致。

预防

1.避免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因素。

2.注意肩关节局部保暖,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寒受风及久居潮湿之地。

3.避免过度劳累,避免提重物,注意局部保暖。

4.要加强身体各关节的活动和户外锻炼,注意安全,防止意外损伤。

5.老年人要加强营养,补充钙质,如吃牛奶,鸡蛋,豆制品,骨头汤,黑木耳等,或口服钙剂。

6.急性期不宜做肩关节的主动活动,可采用热敷、拔火罐、轻手法推拿、按摩等方法综合治疗,注意热敷时不要烫伤。


常见症状

症状

肩部疼痛

起初时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顿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多数患者常后半夜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侧侧卧,此种情况因血虚而致者更为明显;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肩关节活动受限

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怕冷

患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压痛

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腱沟。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  

肌肉痉挛与萎缩

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弯不利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 

分期

急性期

急性期又称冻结肩进行期。起病急骤,疼痛剧烈,肌肉痉挛,关节活动受限。夜间疼痛加重,难以入眠。压痛范围广泛,喙突、喙肱韧带、肩峰下、冈上肌、肱二头肌长头腱、四边孔等部位均可出现压痛。X线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关节镜观察可见滑膜充血,绒毛肥厚、增殖,充填于关节间隙及肩盂下滑膜皱襞间隙,关节腔狭窄,容量减少。肱二头肌长头腱为血管翳覆盖。急性期可持续3~10周。

慢性期

慢性期又称冻结期。此时疼痛症状相对减轻,但压痛范围仍较广泛。由急性期肌肉保护性痉挛造成的关节功能受限发展到关节挛缩性功能障碍。关节僵硬,梳头、穿衣、举臂托物、向后结腰带等动作均感困难。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呈“冻结”状态,冈上肌、冈下肌及三角肌出现挛缩。X线摄片偶可观察到肩峰,大结节骨质稀疏,囊样变。关节造影,腔内压力增高,容量减小至5~15ml(正常成人容量15~30ml);肩胛下肌下滑液囊闭锁不显影,肩盂下滑膜皱襞间隙消失,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充盈不全或闭锁。

功能康复期

盂肱关节腔、肩峰下滑囊、肱二头肌长头腱滑液鞘以及肩胛下肌下滑囊的炎症逐渐吸收,血液供给恢复正常,滑膜逐渐恢复滑液分泌,粘连吸收,关节容积逐渐恢复正常。在运动功能逐步恢复过程中,肌肉的血液供应及神经营养功能得到改善。大多数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病人肩关节功能能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肌肉的萎缩需较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恢复正常。

中医辨证分型

风寒湿型

肩部束痛,遇风寒痛增,得温痛缓,畏风恶寒,舌质淡,苔薄白或腻,脉弦滑或弦紧。

瘀滞型

肩部肿痛,疼痛拒按,以夜间为甚,舌质暗或有瘀斑,苔白,脉弦或细涩。

气血虚型

肩部酸痛,劳累后疼痛加重,伴头晕目眩,气短懒言,心悸失眠,四肢乏力,舌质淡,脉细弱或沉。 


临床检查

X线检查

诊断肩周炎时摄X线片的目的之一,是作为肩部骨折脱位肿瘤结核以及骨性关节炎,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鉴别诊断手段。但临床发现大约有1/3的病人,在肩周炎的不同病程期X线片上显示不同的特征性改变。  

1、早期的特征性改变主要是显示肩峰下脂肪线模糊变形乃至消失。所谓肩峰下脂肪线是指三角肌下筋膜上的一薄层脂肪组织在X线片上的线状投影。当肩关节过度内旋位时,该脂肪组织恰好处于切线位,而显示线状。肩周炎早期,当肩部软组织充血水肿时,X线片上软组织对比度下降,肩峰下脂肪线模糊变形乃至消失。  

2、中晚期,肩部软组织钙化,X线片可见关节囊、滑液囊、冈上肌腱、肱二头肌长头腱等处有密度淡而不均的钙化斑影。在病程晚期,X线片可见钙化影致密锐利,部分病例可见大结节骨质增生骨赘形成等。此外,在肩锁关节可见骨质疏松、关节端增生或形成骨赘或关节间隙变窄等。  

肩关节造影

肩关节造影是向肩关节腔注入造影剂后摄X线片,以定位确诊肩部疾病的辅助检查方法。一般是以60%泛影葡胺10毫升,加2%利多卡因10毫升稀释,再加入1∶1000的盐酸肾上腺素0.5毫升,注入关节腔后,摄取中心线向头端倾斜20度的前后立位肩关节内旋、外旋片各一张,摄中心线向定端倾斜10度的外旋、外展片各一张。造影摄片可显示:  

(1)关节囊缩小,表现如下:  

①关节容量减少。  

②腋隐窝缩小或闭塞。  

③肩峰下滑液囊或肱二头肌长头腱鞘不显影。  

(2)关节囊破裂,造影剂自破裂处溢出,在关节外腋窝内呈现不规则片状或袋状影。  

(3)肩胛下滑液囊破裂,溢出的造影剂主要积于肩胛下窝内,不超过关节盂缘之外。  

(4)肩峰下滑液囊的形态、容量、滑囊壁下冈上肌的表面形态,以及肩袖损伤的情况。能可靠地反映肩袖破裂情况以及断端回缩情况等。肩周炎的造影检查,主要是为了手术治疗前了解病变的部位及病变程度等。

关节镜检

盂肱关节纤维化,囊壁增厚,关节腔内粘连,肩盂下滑膜皱襞间隙闭锁,关节容积缩小,腔内可见纤维条索及飘浮碎屑。本期可以持续数月乃至1年以上。


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及关节镜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

1.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2.起病缓慢。

3.肩部疼痛,夜间明显,活动受限,逐渐加重。

4.肩关节各个方向活动均受限,外展、内外旋活动受限明显。

5.肩关节周围肌肉萎缩,压痛广泛。

6.X线检查可发现肩关节骨质疏松,无骨质破坏。


鉴别诊断

由于肩关节的解剖和功能的特点,在关节内外还常发生一些其他性质不同的肩痛症,需要与肩周炎相互鉴别,以免失治和误治,导致不良后果。临床上常见的伴有肩痛症的疾病包括:颈椎病肩关节脱位,化脓性肩关节炎,肩关节结核,肩部肿瘤,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单纯性冈上肌腱损伤,肩袖撕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腱鞘炎等。这些病症均可表现为以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为主症。但是由于疾病的性质各不相同,病变的部位不尽相同,所以,有不同的伴发症可供鉴别。结合其疼痛的不同性质和功能活动受限的不同特点,以及参考辅助检查,鉴别诊断并不困难。

与颈椎病鉴别

神经根型颈椎病可因颈5神经根受到刺激出现肩部疼痛,而长时间疼痛、肌痉挛又可导致慢性损伤性炎症。故颈椎病可有肩部症状,也可继发肩周炎。二者主要鉴别点是颈椎病时单根神经损害少,往往有前臂及手的根性疼痛,且有神经定位体征。此外,头颈部体征多于肩周炎。 

与肩关节结核鉴别

肩关节结核分为滑膜型及骨型结核,单纯滑膜型结核非常少见。右肩关节结核较左侧多见。骨型关节结核,又可分为菌型及干型两种,按病型不同,症状亦异。其病程进展较缓慢,逐渐现出症状。常以疼痛,功能障碍为初发症状。疼痛常出现在三角肌下方,当外展及外旋时痛甚。三角肌部位肿胀最为明显。窦道形成为晚期表现,常于关节囊最弱部位穿破,即易于腋窝或三角肌前缘附近穿破。骨萎缩为初期肩关节结核X线征像,尤其是滑膜型结核的骨萎缩可持续相当长时间。肩关节结核以全关节结核最多见。单纯骨结核很少会造成骨关节运动障碍或只有轻度受限。肩周炎亦称肩关节周围炎,多发生在50岁以后,主要临床特征为肩臂疼痛,活动受限,是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韧带和滑囊等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X线表现主要是:肩关节骨质疏松,大结节或与肩峰端相对的部分发生囊性变、增生硬化,周围软组织钙化早期肩关节结核与肩周炎无论从临床表现还是X线表现上均无特征性,容易混淆。  

与肩部周围肿瘤鉴别

肩部周围的肿瘤生长至一定阶段会引起肩痛或伴有肩臂的活动功能障碍。其与肩周炎的区别是:患部肩痛逐渐加重,疼痛的部位因肿瘤的生长、局部逐渐肿大。良性肿瘤形状多规则,质软而活动度好;恶性肿瘤多形状不规则,质硬而固定不移。由于肿物的压迫,可出现功能受限,部分病人伴肩臂及手指的麻痛。X线片表现因肿瘤的性质、生长部位和病程长短而不尽相同。一般软组织肿瘤在X线片不显影或仅见轮廓,若肿瘤侵蚀了骨组织,X线片可见不同程度的骨破坏甚至可见到病理性骨折。


并发症

肩关节容易并发广泛的无菌性炎症,其病因目前尚无确切的结论,根据多数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观察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与骨关节结构特点有关

肩关节是多关节的复合体,这些骨关节主要靠其周围的韧带、肌腱、肌肉等软组织维持其稳定性,克服上肢的重力,由于其骨关节结构不稳固,受到超强外力作用时,周围软组织极易被拉伤。例如盂肱关节的肱骨头面积比关节盂面积大,肱骨头在关节内需做多方向的移动与滑动,其稳定性主要靠松弛的关节囊维持,当提、拉或搬、抬重物时,关节囊受力最大,就容易被拉伤或长期受疲劳刺激而变性,最终导致慢性无菌性炎症。  

与滑囊分布特点有关

肩关节周围分布了众多的滑囊,如肩峰下滑囊、三角肌下滑囊、喙突下滑囊以及肩胛下肌、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等在肱骨大、小结节间沟两侧的滑囊等,这些滑囊在肩关节活动时,容易受到外力的挤压、碰撞,并且当肩关节频繁的活动时,其自身的肌腱也对其滑囊产生刺激,日积月累的磨损与刺激会使其润滑机制受到影响,最终发展成慢性无菌性炎症。  

与肌肉分布特点有关

肩部分布了丰厚的肌肉,在肩关节周围有较多且集中的肌应力点,形成帽袖状,如喙突为肱二头肌短头、喙肱肌胸小肌的附着点,肱骨大结节为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的止点,这些部位都容易受超强外力作用,发生撕裂或累积性疲劳损伤而变性,最终导致无菌性炎症。  

与关节功能活动的性质有关

肩关节运动灵活,活动范围大而频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无时不在协调运动。例如刷牙、洗脸、梳头、写字、提拉和搬举重物等,肩部软组织承受着主要重量。当写字时,表面上看,肩臂活动不明显,但实际肩部各肌群仍承担着不同的伸屈旋转等协调运动。这些无休止的频繁运动,难免导致肩部软组织的拉伤或劳损、变性等,最终将产生无菌性炎症。  

此外,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肩关节受风寒湿侵袭的机会也最多。例如淋雨时,肩部先被淋透;夜晚睡觉时,肩部经常是裸露于被子外面被寒凉刺激。风寒湿邪的刺激,会使局部软组织内血管收缩,血液循环障碍,新陈代谢减缓,如此长期的刺激,形成累积性伤害,使软组织加速退变,最终发生无菌性炎症。


治疗

目前,对肩周炎的治疗,多数学者认为,服用止痛药物只能治标,暂时缓解症状,停药后多数会复发。而运用手术松解方法治疗,术后容易引起粘连。所以采用中医的手法治疗被认为是较佳方案,若患者能坚持功能锻炼,预后相当不错。

西医治疗

按摩治疗

自我按摩的步骤及方法如下,可每日进行1次,坚持1-2个月,会有较好的效果。

1、用健侧的拇指或手掌自上而下按揉患侧肩关节的前部及外侧,时间大约1-2分钟,在局部痛点处可以用拇指点按片刻。

2、用健侧手的第2-4指的指腹按揉肩关节后部的各个部位,时间大约1-2分钟,按揉过程中发现有局部痛点亦可用手指点按片刻。

3、用健侧拇指及其余手指的联合动作揉捏患侧上肢的上臂肌肉,由下至上揉捏至肩部,时间大约1-2分钟。

4、还可在患肩外展等功能位置的情况下,用上述方法进行按摩,一边按摩一边进行肩关节各方向的活动。

5、最后用手掌自上而下地掌揉1-2分钟,对于肩后部按摩不到的部位,可用前面介绍的拍打法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

1、阿司匹林,用法为每日服3~6克,分3~4次服用。

2、消炎痛,用法为每日服2~3次,每次服25毫克。

3、炎痛喜康,用法为每日服1次,每次服20毫克。

该类药物具有止痛、退热、消炎、抗过敏的作用,主要适合肩周炎患者在该病的急性期、疼痛症状明显的情况下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有刺激胃肠道的作用,因此宜在饭后服用。并且哺乳期女性和儿童应禁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1、强的松,用法为每日服10~20毫克,分2~3次服用。

2、地塞米松,用法为每日服1.5毫克,分2次服用。

此类药物具有抗炎的作用,对抑制肩周炎病情的发展、缓解该病引起的疼痛有很好的效果。但由于该类药物的副作用较大,故临床上不主张肩周炎患者首选或经常使用该类药物进行治疗。

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

初期中药治疗

(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①中成药可选用木瓜丸小活络丹国公酒治疗。  

②汤药可选用经验方:柴胡当归白芍陈皮清半夏羌活桔梗白芥子,黑附片秦艽茯苓。以白酒作引,水煎服,每日2次,饭后服用。  

后期中药治疗

①中成药治疗:可选用大活络丹、舒经活络丸、五加皮酒治疗。  

②汤药可选用经验方:当归,丹参桂枝透骨草,羌活,生地黄香附草乌忍冬藤桑枝。水煎服用,每日2次。

针灸治疗

治法

祛风散寒,化湿通络,活血止痛。取手三阳经穴为主,局部配合循经取穴。早期针用泻法或针灸并用。

处方

远部取穴,疏导阳明少阳经气,通络止痛,如:肩髃肩贞肩前曲池合谷外关阳陵泉

随证取穴,如肩内廉痛,加尺泽;肩前廉痛加合谷、列缺;肩后廉痛加后溪小海;肩外廉痛加外关。

其它疗法

1、电针先密波,后疏密波。

2、拔火罐(刺络拔罐)

3、耳针 取穴:肩、肩关节、肾、上腺、神门、皮质下等,

刺法:每次针2~3穴,强刺激,捻转,嘱患者适当活动患肢,留针10~20分钟,或耳压。

4、穴注:用药:丹参针、当归针、野木瓜针,每次选用2~3穴,每次注射2ml,隔日一次,或用封闭。

5、小针刀疗法

6、针刺条口承山

7、理疗:红外线、磁疗、超短波。

8、推拿、按摩

9、功能锻炼


护理

对症护理

1、心理护理:病人有时会表现出焦虑、紧张,为疾病的预后担忧。应对病人进行卫生知识的宣传,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从心理上配合治疗与护理。向病人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消除因治疗怕疼痛而引起的紧张心理。

2、生活护理协助病人穿衣、梳头、系腰带等。关心、体贴病人,协助病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鼓励病人主动进行锻炼,尽快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3、肌肉萎缩、关节粘连的护理定期为病人按摩上肢及肩部肌肉,主动加强上肢各关节活动。鼓励病人做手指关节的各种活动,捏橡皮球或健身球,并做主动性的肩关节功能锻炼,以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粘连。

日常护理

1、注意防寒保暖 由于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寒冷湿气不断侵袭机体,可使肌肉组织和小血管收缩,肌肉较长时间的收缩,可产生较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及致痛物质聚集,使肌肉组织受刺激而发生痉挛,久则引起肌细胞的纤维样变性,肌肉收缩功能障碍而引发各种症状。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避免肩部受凉,对于预防肩周炎十分重要。

2、加强功能锻炼 对肩周炎来说,特别要注重关节的运动,可经常打太极拳、太极剑、门球,或在家里进行双臂悬吊,使用拉力器、哑铃以及双手摆动等运动,但要注意运动量,以免造成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损伤。

3、纠正不良姿势 纠正不良姿势。对于经常伏案、双肩经常处于外展工作的人,应注意调整姿势,避免长期的不良姿势造成慢性劳损和积累性损伤。


饮食保健

日常保健

1.忌吃肥腻食品。如肥肉、奶油、油炸食品等均属肥腻食品。肩关节周围炎属中医的“痹症”范畴。中医认为,痹症主要是由于体内气血痹阻不畅所致,而高脂厚昧的食物容易影响脾胃的运化而生湿。湿属阴邪,易加重气血痹阻。专家发现,患有肩关节周围炎的病人,如果每天吃大量的高脂肪类食物,将出现关节强直、疼痛肿胀以及功能障碍,关节炎的症状明显加重。

2.忌吃用铁锅烧的饭莱。关节中过多的铁,导致铁蛋白饱和,它和游离的铁能促进关节的发作。因此,患肩关节周围炎的病人最好不要用铁锅煮饭。

3.忌吃海味。因为海参、海带、海菜、海鱼等含有一定的尿酸,这些尿酸被身体吸收后,能在关节中形成尿酸盐结晶,使关节炎的病情加重。因此,患了肩关节周围炎的病人不宜吃海产品。

4.忌饮酒及大量饮咖啡、浓茶。(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食疗保健

1、川乌苡米粥:生川乌末12克、薏苡米30克。将苡米和川乌一同加水煮粥,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慢慢煨成稀粥,加入姜汁5毫升,蜂蜜10克,搅匀,空腹温热服下,每日1剂。

2、莲党杞子粥:莲子50克、生党参50克、粳米50克、枸杞子15克、冰糖适量。莲子用温水浸泡,剥去皮,粳米、生党参、枸杞淘洗净,全部原料放锅中,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改文火煮熟,加入冰糖融化即可。

3、桑葚子水鱼汤:桑葚子50克(纱布包煎),水鱼200克或1只,适量油、盐及配料,清水1000毫升。慢火炖至200毫升,喝汤,空腹食用。

4、山楂丹参粥:山楂50克、丹参1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山楂片、粳米、丹参洗干净,先煎丹参除渣取汁,再放出楂片、粳米、水适量,用武火煮沸,文火熬煮成粥,后加冰糖适量。

5、黄花山药莲子粥:黄花100克、莲子肉100克、山药100克。将上3味共煮成粥,空腹食用。

6、五子羊肉壮骨汤:羊肉250克,枸杞子、桑葚子、金樱子菟丝子、莲子、大枣各10克。菟丝子用纱布包,羊肉切片,用当归、砂仁、米酒、花生油、白糖等各适量,炒炙羊肉后放锅内加水适量同上药煎,用武火煮沸后,文火煮30—40分钟,将菟丝子纱布包取出,加其他配料即可。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肩周炎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肩周炎》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