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荽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胡荽.jpeg

胡荽为伞形科植物芫荽的全草。其性温,味辛,归经。具有发表透疹,开胃消食的功效。主治麻疹不透,饮食不消,纳食不佳等病症。

药性

。归经。

功效

发表透疹,开胃消食。

临床应用

1.麻疹不透。本品辛温香散,能发散风寒,透疹外达,用治风寒束表,疹发不畅,或疹出而又复隐者,可单用煎汤局部熏洗,或与荆芥、薄荷等解表透疹药同用。亦可用于风寒感冒恶寒发热者,因其发汗解表之力较弱,故临床少用。

2.饮食不消,纳食不佳。本品气味芳香,能开胃消食,增进食欲,尤多用于饮食调味。若治疗饮食积滞,胃纳不佳者,可与健脾消食药、行气和中药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3~6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热毒壅盛而疹出不畅者忌服。

鉴别

多卷缩成团,茎、叶枯绿以,干燥茎直径约1mm,叶多脱落或破碎,完整的叶一至二回羽状分裂。根呈须状或长圆锥形,表面类白色。具浓烈的特殖香气,味淡微涩。

各家论述

1.《纲目》:"胡荽,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能辟一切不正之气,故痘疮出不爽快者,能发之。诸疮皆属心火,营血内摄于脾,心脾之气得芳香则运行,得臭恶则壅滞故尔。按杨士瀛《直指方》云,痘疹不快,宜用胡荽酒喷之,以辟恶气。若儿虚弱及天气阴寒,用此固妙,如儿壮实及春夏晴暖阳气发越之时,加以酒曲助虐,以火益火,胃中热炽,毒血聚蓄,则变成黑陷矣,不可不慎。"

2.《医林纂要》:"莞荽,补肝,泻肺,升散,无所不达,发表如葱,但专行气分。"

3.崔禹锡《食经》:调食下气。

4.《食疗本草》:利五脏,补筋脉,主消谷能食,治肠风,热饼裹食。

5.《嘉祐本草》:消谷,治五脏,补不足,利大小肠,通小腹气,拔四肢热,止头痛,疗痧疹、豌豆疮不出,作酒喷之立出,通心窍。

6.《日用本草》:消谷化气,通大小肠结气。治头疼齿病,解鱼肉毒。

7.《医林纂要》:升散阴气,辟邪气发汗,托疹。陈念祖:化痰。

附方

1.治小儿疹痘,欲令速出:胡荽三两。细切,以酒二大盏,煎令沸,沃胡荽,便以物合定,不令气出,候冷去滓,微微从项以下,喷背膂及两脚胸腹令遍,勿喷于面。(《圣惠方胡荽酒

2.治孩子赤丹不止:胡荽汁敷之。(《兵部手集方》)

3.治众蛇海:合口椒、胡荽苗等分。捣敷之。(《千金方》)

4.治小肠积热,小便不通:葵根一大握,胡荽二两,滑石一两(为末)。上三味,将二味细锉,以水二升,煎取一升,入滑石末,温分三服。亦治血淋。(《圣济总录葵根饮

5.治肛门脱出:胡荽(切)一升,烧,以烟熏肛。(《子母秘录》)

别名

香菜(《韵略》),香荽(《本草拾遗》),胡菜(《外台》),蒝荽(《唐小说》),园荽(《东轩笔录》),芫荽(《日用本草》),莞荽(《普济方》),莛荽菜、莛葛草、满天星(《湖南药物志》)。

来源

伞形科植物芫荽Coriandrum sativum L.的全草。?我国各地均有种植。八月果实成熟时连根挖起,去净泥土。鲜用或晒干切段生用。

出处

食疗本草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胡荽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胡荽》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