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洋参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药大辞典》:野洋参

【出处】 《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名】 Yě Yánɡ Shēn

【来源】 为报春花科植物滇北球花报春。夏初采收。

【原形态】 滇北球花报春,又名:米伞花

多年生草本。根须状,白色,肉质。叶根出,无柄,叶片倒披针形,长4~7.5厘米,宽1.2~2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渐次狭窄,近全缘,两面均有短柔毛,侧脉明显。花茎由叶丛中直生,高约20厘米;伞形花序顶生,有小花12枚;萼绿色,钟状,5齿裂;花冠漏斗形,紫色,先端5裂,裂片复2裂。蒴果球形。

【生境分布】 生于草坡。分布贵州、云南、四川。

【性味】 性平,味辛甘。

【功效与作用】 治虚痨

【附方】 ①治痨咳:野洋参、胖血藤各五钱。炖猪心肺吃。(性味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

②治乳汁不下:野洋参五钱,通草根三钱。炖猪蹄吃。(《贵州草药》)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野洋参

【出处】 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名】 Yě Yánɡ Shēn

【别名】 报春花根

【来源】 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滇北球花报春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denticulata Smithsubsp.sinodenticulata W.W Smith et Forr.[P.denticulataSmith subsp.Alta(Balf.F.Et Forr.) W.W.Ssmith et Fletcher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须状,鲜时白色肉质。叶基生,莲座状;开花期叶丛基部有芽鳞,宿存,阔卵形,长1.5-4cm,宽1-2cm,稍带肉质,先端通常渐尖,无粉或被稀薄的粉质腺体。叶柄近于无或有时与叶片近等长,具宽翅;叶片长圆形至倒披针形,连柄长3-15cm,宽1.5-4cm,果期可长达20cm或更长,先端圆形或钝,基部渐狭,边缘具小牙齿和缘毛,通常极窄外卷,上面被短柔毛或变无毛,下面沿叶脉被毛或近于无毛,老叶下面具粉质腺体或有时被白色或淡黄色粉。花葶粗壮直立,长达叶丛的6倍以上,无毛或被短柔毛,无粉或上部被粉;顶生伞形花序近头状,花直立,有花数十朵;苞片披针形,长5-10mm,先端钝或稍渐尖,基部稍膨大并常被粉,边缘互相覆盖;花梗极短或有时长达5mm;花萼狭钟状,长5-10mm,被粉或粉质腺体,5裂,分裂达中部或更深,裂片窄长圆状披针形,常染紫色,先端钝或锐尖,边缘具短缘毛;花冠高脚碟形,蓝紫色或紫红色,极少白色,冠筒口周围黄色,冠筒长8-12mm,冠檐直径1-2cm,裂片倒卵形,先端2深裂;长花柱花:雄蕊着生处距冠筒基部约3mm,花柱长6-7mm;短花柱花:雄蕊着生处距冠筒基部约6mm,花柱长1.5-2mm.蒴果球形,短于花萼。花期3-4月,果期4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3000m的山坡草地和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匹川西部(石棉、普格、沪定)、贵州(贵阳、水城、雷山)和云南(腾冲、龙陵、水平、马关、大理、丽江、双柏、易门、昆明)。

【性味】 甘;辛;性微湿

归经肺经

【功效与作用】 补虚;消通乳。主虚劳咳嗽;病后体虚;小儿疳积;妇人气血不足之乳汁不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

【附方】 ①治痨咳:野洋参、胖血藤各五钱。炖猪心肺吃。(性味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②治乳汁不下:野洋参五钱,通草根三钱。炖猪蹄吃。(《贵州草药》)

【摘录】 《中华本草》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野洋参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野洋参》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