鍉针疗法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概述

鍉针疗法(spoon needle therapy)是用鍉针按压腧穴防治疾病的方法。鍉针为古代九针之一,长约3~4寸,现多用粗钢丝制成(也有用硬木或骨质材料制成者),针头钝圆如黍粟,不致刺入皮肤,用于穴位表面的推压。其原埋是通过皮部与体内经络的联系,起到疏导气血的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某些疼痛性的虚证,以及属于气分的病症,如胃痛腹痛消化不良、神经性呕吐妊娠呕吐神经官能症等。推压时将针头压在经络穴位表面,以取得经气感应为度,可用指甲上下刮动针柄,以增强感觉。虚证用补法,将针轻轻压在经络穴位上,待局部皮肤出现红晕及症状缓解时起针,起针后局部稍压揉;实证用泻法,将针重压在经络穴位上,待病人出现酸胀得气感向上下扩散时即起针。近年来有人将古代鍉针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制成电鍉针、声电鍉针,用于激发循经感传,收到较好效果。

器械

鍉针长约3~4寸,以粗钢丝制成,也可采用骨质或硬木制成。针头钝圆,不致刺入皮肤,用于穴位表面的推压。柄部或用铝丝缠绕,在推压时可以用指甲沿上下方向刮动,以增强感觉。

操作方法

将鍉针按压在经脉及穴位表面,不刺入皮肤,以得气为度。亦可指导病人自己使用。 鍉针按压的轻重程度可分为强弱二类:

1. 弱刺激:将针轻轻压在经脉穴位上,待局部皮肤周围发生红晕或症状缓解时,缓慢起针,起针后局部稍加揉按。

2. 强刺激:将针重压在经脉及穴位上,动作宜快,待病人感觉疼痛或酸胀感向上下扩散时,迅速起针。

3. 取穴及疗程: 针取穴可根据辨证、循经,或“以痛为俞”的原则取穴,单独或结合运用。一般以10次为1疗程。

适用范围

本法具有疏通经络,补益气血的作用,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寒证及虚证,尤其是对害怕针刺、年老体弱、孕妇及儿童更为适宜。

注意事项

局部皮肤感染、有疤痕者不宜施用此法。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鍉针疗法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鍉针疗法》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