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恶性肿瘤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治愈标准

1.肿瘤消除。

2.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

3.颅内压正常。

好转标准:1.肿瘤缩小。2.症状缓解或稳定。

简介

由肿瘤性成骨细胞、骨样组织所组成,为起源于成骨组织的恶性肿瘤。骨肉瘤发病率在原发性恶性肿瘤中占据首位。该瘤恶性程度甚高,予后极差,可于数月内出现肺部转移,截肢后3~5年存活率仅为5~20%。发生在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的约占所有骨肉瘤的四分之三,其它处如肱骨股骨上端、腓骨、脊椎、髂骨等亦可发生。多数为溶骨性,也有少数为成骨性,发病年龄: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大多在10~25岁,男性较多。肿瘤多处于骨端,偶发生于骨干或骨骺。骨肉瘤含有不同成份的软骨,纤维组织及生骨组织

骨膜下骨皮质及髓腔部均可发生浸润扩散。早期肿瘤主要部分在骨膜下,融合于骨皮质,溶骨性瘤组织,软骨成份少,骨破坏较快,循环丰富,骨坏死区可形成包裹,肿瘤向邻近软组织扩散,可发生病理骨折,少数肿瘤骨质坚硬。一般骨肉瘤不侵入关节,偶有破坏皮质或病理骨折后累及关节。由于肿瘤的发展及骨膜反应,常有骨膜高起形成三角通称考德曼(Codman)氏三角,并有与骨干呈垂直的阳光样放射骨针。显微镜下可见许多瘤细胞、细胞及细胞核大小,形状不一,有小型多核巨细胞,梭形细胞,不成熟的软骨细胞及恶性成骨细胞,细胞核大,染色很深。几乎所有转移均经血液转移至肺,少数转移至脑、内脏、肾及经淋巴管至淋巴结。

病理

肿瘤源于长管状骨干骺端部的骨髓腔。随后可穿透骨皮质并揭起骨外膜。骨膜穿孔,在肌肉内也能发现软组织肿物。一般情况下,肿瘤中央部的骨化较四周为重。骨化部分为黄色砂粒状。细胞较多的区域韧性较大,呈白色。肿瘤的纵刮面血管丰富,易出血。骨的干骺端和瘤体之间分界不清。骺板常不受侵犯,到晚期骺板破坏也较骨皮质轻。关节面的玻璃软骨也能防止肿瘤侵入关节内。偶尔在同一骨的不同高度出现两处原发肿瘤,即所谓的跳跃型的病变,在选择截肢平面时应予注意。病理诊断的难易程度差别很大。如标本内含大量肉瘤样基质,则肿瘤骨和骨样组织不难明确区分,但有些切片内看不到肿瘤骨样组织,只有胶原条索,包以肿瘤细胞。肿瘤生长不太旺盛的区域只有细胞的间质。有的肿瘤主要是新生的软骨和不典型的棱形细胞

病理可分为四型:第一型主要是骨样组织;第二型骨样组织和骨组织并存;第三型没有骨样组织和骨组织,只有胶原纤维;第四型很少见,其主要成分为软骨细胞和形态不一、分化不良的肿瘤细胞。病理所见和临床联系考虑是有价值的。单凭病理所见不能估计肿瘤生长的速度、转移的途径和患儿生存的时间。细胞核分裂情况是衡量肿瘤生长快慢的标志,但对估计预后的作用不大。

临床表现

疼痛为早期症状,可发生在肿瘤出现以前,起初为间断性疼痛,渐转为持续性剧烈疼痛,尤以夜间为甚。恶性大的肿瘤疼痛发生较早且较剧烈,常有局部创伤史。骨端近关节处肿瘤大,硬度不一,有压痛,局部温度高,静脉扩张,有时可摸出搏动,可有病理骨折。全身健康逐渐下降至衰竭,多数病人在一年内有肺部转移。

X线片表现:骨质致密度不一。有不规则的破坏,表面模糊,界限不清,病变多起于骺端,因肿瘤生长及骨膜反应高起形成考德曼氏三角,有与骨干垂直方向的放射形骨针。临床上对青少年有近膝关节的骨端疼痛,肿胀等应认真检查,根据病史、体征及X线片表现,大多可以诊断,必要时作活体组织检查。应注意与下述病变鉴别:骨化肌炎、掌骨跖骨结核性骨炎慢性骨髓炎骨囊肿巨细胞瘤等。

分类

按病变性质可分为三类:

1.原发性颅骨肿瘤较少见,包括:①良性者有:骨瘤,软骨瘤,血管瘤,板障内上皮样及皮样瘤,板障脑膜瘤,良性巨细胞瘤及纤维瘤等。②恶性者有:成骨肉瘤,软骨肉瘤,纤维肉瘤,脊索瘤及恶性巨细胞瘤等。

2.继发性颅骨肿瘤①良性:脑膜瘤,颈静脉球瘤等。②恶性:转移癌,神经母细胞瘤,Ewing肉瘤,骨髓瘤,白血病,淋巴瘤,鼻咽癌及副鼻窦局部侵蚀性肿瘤等。

3.颅骨肿瘤样病变(类肿瘤)有嗜伊红性肉芽肿,黄色瘤,颅骨纤维结构不良症,畸形性骨炎,颅骨硬化症,副鼻窦黏液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软脑膜囊肿,板障内骨囊肿颅骨膜血窦,婴儿颅骨皮质肥厚,颅骨内板增厚及石骨症等。

诊断依据

1.颅骨局限性隆起.肿块固定,可伴有头痛或局部压痛,良性肿瘤(如骨瘤、胆脂瘤、黄色瘤、海绵状血管瘤等)生 长缓慢,恶性肿瘤(如尤文瘤,骨巨细胞瘤、成骨肉瘤、骨髓瘤、骨转移瘤等)生长较快,且可多发。部分颅骨转移瘤患者可查出原发部位的恶性瘤。可有或无颅内压增高。

2.X线平片与CT扫描:良性骨瘤在局部有单发或多发性骨质密度均匀增高之圆形肿块;血管瘤可有局部骨质破坏;胆脂瘤为圆形或卵圆形分叶状无结构的透亮区,边缘清晰,有明显的硬化带。CT见瘤灶边界清楚,轮廓规则的低密度影,CT值<10Hu。恶性骨瘤可为溶骨性改变;骨髓瘤表现为多发圆形骨破坏区;成骨肉瘤表面有放线状骨刺征象。

3.位于板障内的骨瘤有时向颅内突入(如巨细胞瘤),产生相应的局部脑及颅神经损害症状,可有颅内压增高与脑受压征象。

4.结合体征、X线及CT等表现,可鉴别骨瘤类型,如肿瘤影像为均匀一致的密度增加,多属良性骨瘤;局部圆形破坏者常为血管瘤、胆脂瘤、嗜酸性肉芽肿等;多发破坏区常为转移瘤;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表现为普遍性骨质疏松及增厚;畸形性骨炎,多见于额眶部局限性骨密度增加与增厚。

5.经病理检查确诊。

手术

适应症:1.向颅内生长的骨瘤有脑受压症状者。 2.骨瘤较大,直径超2cm,有不适感或影响美观者。 3.颅骨的恶性肿瘤。 4.颅骨肿瘤性质不明需明确诊断者。

手术效果:颅骨骨瘤切除后,效果极佳。颅骨恶性肿瘤或怀疑为恶性肿瘤者,骨切除范围要足够大,怀疑受累及骨膜和硬脑膜要一并切除。对良性骨肿瘤,如肿瘤切除后,骨缺损范围较大(超过3cm直径)一期作颅骨修补。

禁忌症:1.头皮局部有感染性疾病,如疖、痈等,应暂缓手术。2.恶性肿瘤已全身播散,颅骨肿瘤的手术已无意义。

麻醉方法: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麻醉禁忌:效果好,病重、体弱者有一定风险。

中药验方

验方:①党参9g,黄芪9g,归尾9g,赤芍9g,白术9g,川断12.5g,寄生31g,王不留行9g,牡蛎31g,夏枯草12.5g,陈皮6g,木香5g,海藻海带各12.5g(包煎)。同时,加服二黄丸(五厘装),每周吞服1粒。 疗效: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报告1例溶骨性肉瘤治愈。

②内服方:玄胡乳香没药丹参红花、刘寄奴、牛膝、续断、益母草各9g,苏木、血竭各6g,土鳖3g,水煎服。外敷药:当归12.5g,赤芍、儿茶、雄黄、刘寄奴、血竭各9g,乳香、没药各6g,西红花2g,冰片3g,麝香0.15g。研末调敷患处,3天一换,取下稍加新药重新再敷。 疗效: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报告1例骨巨细胞瘤治愈。 偏方:薏苡仁30克,绿心豆30克,赤小豆30克,煮熟如粥,吃豆喝汤。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颅骨恶性肿瘤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颅骨恶性肿瘤》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