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红花.jpg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筒状花冠。其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可治疗血滞经闭痛经癥瘕积聚、胸痹心痛、血瘀腹痛、胁痛、跌打损伤、瘀滞肿痛、瘀滞斑疹色暗等病症。

药性

辛,温。归心、肝经。

功效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临床应用

1. 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红花辛散温通,为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之要药,是妇产科血瘀病证的常用药,常与当归川芎桃仁等相须为用。治痛经,单用奏效,如《金匮要略红蓝花酒,以本品一味与酒煎服;亦可配伍赤芍延胡索香附等以理气活血止痛;治经闭,可配伍当归赤芍桃仁等,如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治产后瘀滞腹痛,可与荷叶蒲黄牡丹皮等配伍,如红花散(《活法机要》)。

2. 癥瘕积聚。本品能活血通经,祛瘀消徵,可治疗癥瘕积聚,常配伍三棱莪术香附等药。

3. 胸痹心痛、血瘀腹痛、胁痛。本品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善治瘀阻心腹胁痛。若治胸痹心痛,常配桂枝瓜蒌丹参等药用;治瘀滞腹痛,常与桃仁川芎牛膝等同用,如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治胁肋刺痛,可与桃仁柴胡大黄等同用,如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4. 跌打损伤,瘀滞肿痛。本品善能通利血脉,消肿止痛,为治跌打损伤,瘀滞肿痛之要药,常配木香苏木乳香没药等药用;或制为红花油红花酊涂擦。

5. 瘀滞斑疹色暗。本品能活血通脉以化滞消斑,可用于瘀热郁滞之斑疹色暗,常配伍清热凉血透疹的紫草大青叶等用,如当归红花饮(《麻科活人书》)。 此外,红花还可用于回乳、瘀阻头痛、眩晕、中风偏瘫喉痹目赤肿痛等证。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炮制

拣净杂质,除去茎叶、蒂头,晒干。

鉴别

Honghua1.png

本品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表面红黄色或红色,花冠筒细长,先端5裂,裂片呈狭条形,雄蕊5,花药聚合成筒状,黄白色;柱头长圆柱形,顶端微分叉。质柔软。气微香,味微苦。

各家论述

1、《唐本草》:"治口噤不语,血结,产后诸疾。"

2、《开宝本草》:"主产后血运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主蛊毒下血。"

3、《本草蒙筌》:"喉痹噎塞不通,捣汁咽。"

4、《纲目》:"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

5、《本草正》:"达痘疮血热难出,散斑疹血滞不消。"

6、《本草再新》:"利水消肿,安生胎,堕死胎。"

附方

1、治女子经脉不通,如血膈者:好红花(细擘)、苏枋木(捶碎)、当归等分。细切,每用一两,以水一升半,先煎花、木:然后入酒一盏,并当归再煎,空心食前温服。(《朱氏集验医方》)

2、治热病胎死:红花酒煮汁,饮二、三盏。(《妇人良方补遗》)

3、治胎衣不下:红花酒煮汁,饮二、三盏。(《产乳集验方》)

4、治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红蓝花一两。以酒一大升,煎减半,顿服一半,未止再服。(《金匮要略红蓝花酒

5、治一切肿:红蓝花,熟揉捣取汁服之。(《外台秘要方》)

6、治喉痹壅塞不通者:红蓝花捣绞取汁一小升,服之,以差为度。如冬月无湿花,可浸干者浓绞取汁,如前服之。(《海上集验方》)

7、治聤耳,累年脓水不绝,臭秽:红花一分,白矾一两(烧灰)。上件药,细研为末,每用少许,纳耳中。(《圣惠方》)

8、治跌打及墙壁压伤:川麻一分,木香二分,红花三分,甘草四分。均生用,研末,黄酒送下。(《急救便方》)

9、治褥疮:红花适量,泡酒外搽。(《云南中草药》)

别名

红蓝花(《金匮要略》),刺红花(《四州中药志》),草红花(《陕西中药志》)。

来源

为菊科植物红花的筒状花冠。全国各地多有栽培,主产于河南、湖北、四川、云南、浙江等地。

出处

新修本草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红花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红花》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