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肠薯蓣
来自中医百科
【药名】马肠薯蓣
【别名】三叶薯、野山薯
【汉语拼音】ma chang shu yu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simulans Prain et Burkill
【科属分类】薯蓣科
【主治】痈疮;无名肿毒;跌打损伤
【性味】苦;微寒;有毒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m以下的山坡疏灌丛或路旁岩石缝中。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动植物形态】马肠喜蓣 缠绕草质藤本。根茎横生,长圆柱形,不规则分枝,表皮黑褐色,粗糙,有时表皮块状剥离。茎左旋,有纵长条纹,常微带紫色,光滑无毛。叶互生,常有3种类型:一是全株单叶,叶片心形或三角状卵形;二是茎基部为单叶,中部以上为3-5中裂至全裂;再是全为3全裂至3小叶,被针形,长5-16cm,宽1.5-5cm,先端骤凸,基部较狭而圆钝,外侧小叶基部稍偏斜,斜卵形。花雌雄异株。雄花序穗状或总状,腋生,有时分枝,雄花单生或2-4朵簇生;花被紫色,先端6裂,开花时平展;雄蕊6,花药3大3小,开花时花药常聚生成瓶状。雌花序与雄花序相似。蒴果三棱形,基部较狭,每棱翅状,近半圆形,成熟后深棕色,有光泽;种子每室2枚,着生于每室中轴的中部,周围有白色或带棕红色的薄翅。花期5-8月,果期7-10月。
【功效分类】解毒药;散血药;消肿药
【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马肠薯蓣的块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6-12g。外用:适量,捣敷。
【出处】《中华本草》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马肠薯蓣》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