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度分寸
来自中医百科
骨度分寸是腧穴的定位方法之一,是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比例折算尺寸作为定穴标准的方法。有横寸和直寸之分,帮助医家准确的选取腧穴,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的好坏。
简介
骨度分寸法是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比例折算尺寸作为定穴标准的方法。
作用
帮助医家准确的选取腧穴,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的好坏。
"骨度"折量定位法
这是指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经穴定位的方法。即以《灵枢.骨度》规定了人体各部的分寸为基础,并结合历代学者创用的折量分寸(将设定的两骨节点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等分,每一等分为1寸,十等分为1尺),作为定穴的依据。全身主要"骨度"折量寸见下表。
骨度折量寸表
部位 | 示意图 | 起止点 | 折量分寸 | 度量法 | 说明 |
头面部 |
前发际正中→后发际正中 | 12寸 | 直 | 用于确定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 |
眉间(印堂)→前发际正中 | 3寸 | 直 | 用于确定前或后发际及其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 ||
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 →后发际正中 | 3寸 | 直 | |||
眉间(印堂)→后发际正中→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 | 18寸 | 直 | |||
前额两发角(头维)之间 | 9寸 | 横 | 用于确定头前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 ||
耳后两乳突(完骨)之间 | 9寸 | 横 | 用于确定头后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 ||
胸腹胁部 |
胸骨上窝(天突)→胸剑联合中点(歧骨) | 9寸 | 直 | 用于确定胸部任脉穴的纵向距离 | |
胸剑联合中点(歧骨)→脐中 | 8寸 | 直 | 用于确定上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 ||
脐中→耻骨联合上缘(曲骨) | 5寸 | 直 |
用于确定下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 ||
两乳头之间 |
8寸 | 横 | 用于确定胸腹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 ||
腋窝顶点→第11肋游离端(章门) | 12寸 | 直 |
用于确定胁肋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 ||
背腰部 |
肩胛骨内缘→后正中线 | 3寸 | 横 | 用于确定背腰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 |
肩峰缘→后正中线 | 8寸 | 横 | 用于确定肩背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 ||
上肢部 |
腋前、后纹头→肘横纹(平肘尖) | 9寸 | 直 | 用于确定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 |
肘横纹(平肘尖)→腕掌(背)侧横纹 | 12寸 | 直 | 用于确定前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 ||
下肢部 |
耻骨联合上缘→股骨内上髁上缘 | 18寸 | 直 | 用于确定下肢内侧足三阴经穴的纵向距离 | |
胫骨内侧髁下方→内踝尖 | 13寸 | 直 | |||
股骨大转子→横纹 | 19寸 | 直 | 用于确定下肢外后侧足三阳经穴的纵向距离 (臀沟→横纹,相当14寸) | ||
横纹→外踝尖 | 16寸 | 直 | 用于确定下肢外后侧足三阳经穴的纵向距离 |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骨度分寸》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