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矢藤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鸡屎藤.jpeg

茜草科植物鸡矢藤或毛鸡矢藤的地上部分及根。,微。归肺经。消食健胃,化痰止咳,清热解毒,止痛。用于饮食积滞,小儿疳积,热痰咳嗽、胃肠疼痛通等。

药性

,微。归肺经

功效

消食健胃,化痰止咳,清热解毒,止痛。

临床应用

1.饮食积滞、小儿疳积。本品既消食化积,又健运脾胃。治食积腹痛、腹泻,可单味煎服或配山楂神曲等同用;若配党参白术麦芽同用,治脾虚食少,消化不良。若用鸡矢藤根与猪小肚炖服,治小儿疳积,即《福建中草药》方。

2.热痰咳嗽。本品味苦性寒凉,入肺经,故能清热化痰止咳。治热痰咳嗽,单味煎服有效,或配瓜蒌皮胆南星枇杷叶等同用。

3.热毒泻痢,咽喉肿痛,肿,烫火伤等。本品甘寒苦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可单味煎服治红痢(《重庆草药》),亦治咽喉肿痛;或配合黄芩金银花,以增强解毒之功;治痈疮疖肿、烫火伤,可内服,或鲜嫩叶捣烂外敷。

4.胃肠疼痛,胆绞痛,肾绞痛,痛经,分娩疼痛,神经痛以及各种外伤、骨折、手术后疼痛等。本品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可治多种痛证,但以注射剂止痛最佳(《全国中草药汇编》)。

此外,煎汤外洗或鲜品捣敷,可治湿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等。

用法用量

煎服,15~60g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炮制

洗净,地上部分切段,根部切片,鲜用或晒干。生用。

鉴别

鸡矢藤鉴别图.jpg

茎呈扁圆柱形,稍扭曲,无毛或近无毛,老黄牛茎灰棕色,直径3~12mm,栓皮常脱落,有纵皱纹及叶柄断痕,易折断,断面平坦,灰黄色;嫩茎黑褐色,直径1~3mm,质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灰白色或浅绿色。叶对生,多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宽卵形或披针形,长5~15cm,宽2~6cm,先端尖,基部楔形,圆形或浅心形,全缘,绿褐色,两面无柔毛或近无毛;叶柄长1.5~7cm,无毛或有毛。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前者多带叶,后者疏散少花,花序轴及花均被疏柔毛,花淡紫色。气特异,味微苦、涩。以条匀、叶多、气浓者为佳。

各家论述

1.汪连仕《采药书》:治风痛肠痈,跌打损伤,流注风火虫毒,散郁气。洗疝,合紫苏煎汤。

2.《李氏草秘》:煎洗腿足诸风,寒湿痛,拘挛不能转舒。

3.《生草药性备要》:其头治新内伤,煲肉食,补虚益肾,除火补血;洗疮止痛,消热散毒。其叶擂米加糖食,止痢。

4.《本草纲目拾遗》:中暑者以根、叶作粉食之。虚损者杂猪胃煎服。治瘰疬用根煎酒,未破者消,已溃者敛。

5.《本草求原》:理脚湿肿烂,蛇伤,同米擂食并敷。

6.《植物名实图考》:为洗药、解毒,去风,清热,散寒。敷无名肿毒,并补筋骨。

7.《草木便方》:补虚劳,调理脾胃元气,治病后虚肿、耳鸣。

8.《四川中药志》:治失眠,久咳。

9.《重庆草药》:健脾除湿,益气补虚。常用于小儿瘦弱,脾弱气虚,食积疳积,及成人气虚浮肿,臌胀,耳鸣,腹泻,遗尿,妇女虚弱白带,干病。并虚弱劳伤,虚痢,痒子瘰疬之由于气虚不愈者。

10.《上海常用中草药》:祛风,活血,止痛,消肿。治风湿酸痛,跌打损伤,肝脾肿大,无名肿毒。

附方

1.治气郁胸闷,胃痛:鸡矢藤根一至二两。水煎服。

2.治食积腹泻:鸡矢藤一两。水煎服。

3.治小儿疳积:鸡矢藤干根五钱,猪小肚一个。水炖服。(1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4.治妇女虚弱咳嗽,白带腹胀:鸡矢藤根四两,红小芭煎头四两。炖鸡服。(《重庆草药》)

5.治红痢:鸡矢藤根四两,路边姜二两。炖肉服。(《重庆草药》)

6.治小儿脱肛:鸡矢藤近根之头,老者,酒蒸晒十次,和羊肠煮食之。(《岭南采药录》)

7.治关节风湿痛:鸡矢藤根或藤一至二两。酒水煎服。

8.治阑尾炎:鲜鸡矢藤根或茎叶一至二两。水煎服。

9.治背疽:鲜鸡矢藤二两,酒水煎服;渣或另用鲜叶捣烂敷患处。

10.治跌打损伤:鸡矢藤根、藤一两。酒水煎服。(8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11.治有机磷农药中毒:鸡矢藤三两,绿豆一两。水煎成三大杯,先服一大杯,二至三小时服一次。药后有呕吐腹泻反应。(《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别名

斑鸩饭、女青、主屎藤(《质问本草》),却节(《李氏草秘》),皆治藤、臭藤根(《纲目拾遗》),牛皮冻(《植物名实图考》),臭藤(《天宝本草》),毛葫芦(《岭南采药录》),甜藤(《广西中兽医药植》),五香藤、臭狗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香藤、母狗藤(《四川中药志》),清风藤(《福建中草药》)。

来源

出处

生草药性备要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鸡矢藤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鸡矢藤》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