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里穴”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3行: 第3行:
 
②治法。即“通下”。详[[下法]]条。
 
②治法。即“通下”。详[[下法]]条。
  
 +
{{概述图|akupixhh5.jpg|通里穴}}
 
==通里-主治==
 
==通里-主治==
 
主治[[心痛]]、[[心悸]]、[[怔忡]]、暴喑、舌强不语、腕臂内侧痛、肘及[[前臂]]疼痛、[[头痛]]、[[目眩]]、[[面赤]]热、[[遗尿]]、[[月经过多]]、狂症等。  
 
主治[[心痛]]、[[心悸]]、[[怔忡]]、暴喑、舌强不语、腕臂内侧痛、肘及[[前臂]]疼痛、[[头痛]]、[[目眩]]、[[面赤]]热、[[遗尿]]、[[月经过多]]、狂症等。  
第29行: 第30行:
 
*[[针灸学/通里穴|《针灸学》- 通里穴]]
 
*[[针灸学/通里穴|《针灸学》- 通里穴]]
  
== 百科帮你涨知识 ==
+
{{zk120}}
 
 
[http://www.zk120.com/ji/search?qe=%E9%80%9A%E9%87%8C%E7%A9%B4 中医古籍论通里穴]
 
 
 
[http://www.zk120.com/an/ 查找更多名老中医的医案]
 
 
 
[http://www.zk120.com/fang/ 查找更多方剂]
 

2017年5月14日 (日) 02:40的版本

通里,①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千金要方》作通里。属手少阴心经手少阴络穴。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尺动脉。主治心痛心悸怔忡头晕目眩咽喉肿痛暴瘖舌强不语,腕关节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②治法。即“通下”。详下法条。

Akupixhh5.jpg

通里-主治

主治心痛心悸怔忡、暴喑、舌强不语、腕臂内侧痛、肘及前臂疼痛、头痛目眩面赤热、遗尿月经过多、狂症等。  

类别

通里穴(Tongli,HT5),穴道名,属手少阴心经络穴

通,通往。

里,内里。

经络脉由此穴分出,与小肠经互为表里而相通。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  

解剖

在尺侧腕曲肌与指浅曲肌之间,深层为指伸曲肌,有尺动脉通过。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  

通里-刺灸法

1、直刺0.3─0.5寸。

2、灸2─3壮。  

配伍

内关心俞,治心绞痛心律不齐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通里穴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通里穴》经典原文。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