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少阴心经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手少阴心经十二经脉之一。首载于长沙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医书。其中《帛书·经脉》甲种本,即《足臂十一脉灸经》称为“臂少阴温(脉)”;乙种本,即《阴阳十一脉灸经》称为“臂少阴脈(脉)”。《灵枢·经脉》称为“心手少阴之脉”。现通称手少阴心经,简称心经。

手少阴心经.jpg


经络循行

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手少阴心经起自心中,出来属于心系(心脏周围的组织),向下通过膈肌,联络小肠。其分支从心系向上夹着食道连系目系;其直行主干又从心系上肺,向下斜出于腋下(极泉),沿上肢内侧后边,行于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之后,至肘中少海),沿前臂内侧后边,到手掌后豆骨突起处(神门)进入掌内后边,沿小指桡侧出其末端(少冲)。脉气由此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连。

流注时辰

手少阴心经,流注时辰为中午十一点到十三点(午时)。此时经脉气血循行流注至心系。

保养之道

在此时午睡是对心经最好的回馈养。

病候

本经腧穴可主治胸、心、循环系统病症、神经精神系统病症以及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症。例如心痛心悸失眠咽干口渴癫狂及上肢内侧后缘疼痛等。

《帛书·经脉》甲种本所载此经脉病只有胁痛一证;乙种本所载“是动则痛”与《灵枢·经脉》近同,而“是臂少阴脈(脉)主治其所产病”也只载胁痛。

《灵枢·经脉》所载病候有:目黄,咽干,胁痛,上肢内侧疼痛并厥冷,手掌心热,心痛,口渴等。

病候歌诀

心痛咽干渴目黄,胁痛臂痛手心热。

手少阴心经经穴

位于手少阴心经上的穴位左右各9个,共18个:极泉穴青灵穴少海穴灵道穴通里穴阴郄穴神门穴少府穴少冲穴。其中1个穴位在腋窝部,8个穴位在上肢掌侧面的尺侧。首穴极泉,末穴少冲。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手少阴心经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手少阴心经》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