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齐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心律不齐.jpg

心律失常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临床以心悸心慌为主要症状,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致其衰竭。属中医“心悸”范畴。

病因

西医病因

遗传性心律失常多为基因通道突变所致,如长QT综合征、短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

后天获得性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为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时。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见。其他病因尚有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部分病因不明。

中医病因认识

1.体虚久病

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劳欲过度,气血阴阳亏虚,以致心失所养,发为心悸

2.饮食劳倦

嗜食膏粱厚味,煎炸炙燸,蕴热化火生痰,或伤脾滋生痰浊,痰火扰心而致心悸。劳倦太过伤脾,或久坐卧伤气,引起生化之源不足,而致心血虚少,心失所养,神不潜藏,而发为心悸

3,七情所伤

平素心虚胆怯,突遇惊恐或情怀不适,悲哀过极,忧思不解等七情扰动,忤犯心神,心神动摇,不能自主而心悸

4.感受外邪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证日久,复感外邪,内舍于心,痹阻心脉,心之气血运行受阻,发为心悸;或风寒湿热之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之气血阴阳,亦可引起心悸。如温病、疫毒均可灼伤营阴,心失所养而发为心悸。或邪毒内扰心神,心神不安,也可发为心悸,如春温、风温、暑温、白喉、梅毒等病,往往伴见心悸。

5,药物中毒

药物过量或毒性较剧,损害心气,甚则损伤心质,引起心悸,如附子乌头,或西药锑剂、洋地黄奎尼丁、肾上腺素、阿托品等,当用药过量或不当时,均能引发心动悸、脉结代一类证候。

预防

1.生活要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

2.居住环境力求清幽,避免喧闹,多种花草,有利于怡养性情;

3.注意劳逸结合,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气功等,节制房事,预防感冒;

4.尽力保持标准体重,勿贪饮食,因为发胖会使心脏负荷加重;

5.注意季节、时令、气候的变化,因为寒冷、闷热的天气,以及对疾病影响较大的节气,如立春、夏至、立冬、冬至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心律失常,应提前做好防护,分别采取保暖,通风、降温等措施;

6.饮食以易消化、清谈、营养丰富、少食多餐、低盐低脂、高蛋白、多种维生素、清洁卫生、冷热合适、定时定量为原则,心律失常患者禁忌浓茶、咖啡、香烟、烈酒、煎炸及过咸、过甜、过黏食品,少食细粮、松花蛋、动物内脏,兼有水肿者,应限制饮水量;

7.精神情志的正常与否,同心律失常发生关系密切,设法消除紧张、恐惧、忧虑、烦恼、愤怒等不良情绪刺激,保持正常心态;

注意事项

患者除日常口服药外,还应备有医生开具的应急药品,如心得安速效救心丸、心痛定、阿托品等。

常见症状

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各种心律失常虽然可以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降低,但较少引起心肌缺血,然而,对有冠心病的患者,各种心律失常都可以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主要表现为心绞痛,气短,周围血管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

2.脑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不同的心律失常对脑血流量的影响也不同。脑血管正常者,上述血流动力学的障碍不致造成严重后果,倘若脑血管发生病变时,则足以导致脑供血不足,其表现为头晕乏力,视物模糊,暂时性全盲,甚至于失语瘫痪抽搐昏迷等一过性或永久性的脑损害表现。

3.肾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心律失常发生后,肾血流量也发生不同的减少,临床表现有少尿,蛋白尿,氮质血症等。

4.肠系膜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快速心律失常时,血流量降低,肠系膜动脉痉挛,可产生胃肠道缺血的临床表现,如腹胀腹痛腹泻,甚至发生出血,溃疡麻痹

5.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主要为咳嗽,呼吸困难,倦怠,乏力等。

临床检查

1.发作时的体检

应着重于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及心律失常对血液动力状态的影响。

(1)听诊心音

了解心室搏动的快、慢和规则与否,结合颈静脉搏动所反映的心房活动情况,有助于作出心律失常的初步鉴别诊断。

(2)颈动脉窦按摩

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有助于鉴别诊断心律失常的性质。为避免发生低血压、心脏停搏等意外,应使患者在平卧位有心电图监测下进行,老年人慎用,有脑血管病变者禁用。每次按摩一侧颈动脉窦,一次按摩持续时间不超过5秒,可使心房扑动的室率成倍下降,还可使室上性心动过速立即转为窦性心律。

2.发作间歇期体检

应着重于有无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放射性核素显影、心血管造影等无创和有创性检查有助于确诊或排除器质性心脏病。

体表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最便捷的方法,心律失常发作时的心电图记录是确诊心律失常性质的重要依据。正常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点为:P波规律出现,且P波形态表明激动来自窦房结(即P波在Ⅰ、Ⅱ、aVF、V4~V6直立,在aVR倒置)。正常窦性心律的频率一般为60~100次/分。

动态心电图也称Holter监测,通过24小时连续记录心电图,可能记录到心律失常的发作、自主神经对心律失常的影响等,可弥补体表心电图只能做短暂记录的不足。

诊断鉴别

心律失常的确诊大多要靠心电图,部分患者可根据病史和体征作出初步诊断。详细追问发作时心率、节律(规则与否、漏搏感等),发作起止与持续时间。发作时有无低血压、昏厥或近乎昏厥、抽搐心绞痛心力衰竭等表现,以及既往发作的诱因、频率和治疗经过,有助于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

并发症

心律失常的血液动力学改变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的性质,类型,心功能及对血液动力学影响的程度,如轻度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偶发的房性期前收缩,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对血液动力学影响甚小,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如病窦综合征快速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可引起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出汗,严重者可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由于心律失常的类型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并发症亦不同。

治疗

西医治疗

应根据心律失常患者的症状、心律失常的类型及其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来判断是否需要治疗。通常包括发作时心律失常的控制、去除病因病灶、改良基质、预防复发等几个方面。治疗方法上可分为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1.非药物治疗方法

包括压迫眼球、按摩颈动脉窦、捏鼻用力呼气和屏气等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电复律、电除颤、心脏起搏器植入和消融术等电学治疗方法;外科手术等。

(1)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方法可用于终止多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在药物治疗前或同时采用;

(2)电复律和电除颤分别用于终止异位快速心律失常发作和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3)心脏起搏器多用于治疗窦房结功能障碍、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心律失常;

(4)导管消融术可以根治多种室上性心动过速,如预激综合征、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等;

(5)外科手术治疗目前主要是用于治疗房颤合并其他心脏病需要开胸手术者。

2.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现临床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已近50余种,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大多数学者同意根据药物对心脏的不同作用原理将抗心律失常药物分以下四类,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其中Ⅰ类药又分为A、B、C三个亚类。

(1)Ⅰ类

即钠通道阻滞药。

1)ⅠA类 适度阻滞钠通道,属此类的有奎尼丁等药。

2)ⅠB类 轻度阻滞钠通道,属此类的有利多卡因等药。

3)ⅠC类 明显阻滞钠通道,属此类的有普罗帕酮等药。

(2)Ⅱ类 为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因阻断β受体而有效,代表性药物为普萘洛尔

(3)Ⅲ类 是选择地延长复极过程的药物,属此类的有胺碘酮

(4)Ⅳ类 即钙通道阻滞剂。它们阻滞钙通道而抑制Ca2+内流,代表性药有维拉帕米

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严重的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或心脏传导阻滞而致命。因此,临床应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注意不良反应,以便随时应急。

中医治疗

·心虚胆怯

症状: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而易惊醒,食少纳呆,恶闻声响,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方药:安神定志丸

方中龙齿、朱砂镇惊宁神;茯苓茯神石菖蒲远志安神定志;人参益气养心。可加琥珀磁石重镇安神。

·心脾两虚

症状: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少寐多梦,健忘,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纳呆食少,腹胀便溏,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方药:归脾汤

方中当归龙眼肉补养心血;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益气以生血;茯神远志酸枣仁宁心安神;木香行气,令补而不滞。

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心烦失眠五心烦热自汗盗汗,胸闷,面色无华,舌淡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为气阴两虚,治以益气养阴,养心安神,用炙甘草汤加减。本方益气滋阴,补血复脉。方中炙甘草人参大枣益气以补心脾;干地黄麦冬阿胶麻子仁甘润滋阴,养心补血,润肺生津;生姜桂枝、酒通阳复脉。气虚甚者加黄芪党参;血虚甚者加当归熟地;阳虚甚而汗出肢冷,脉结或代者,加附片、肉桂;阴虚甚者,加麦冬阿胶玉竹自汗盗汗者,加麻黄根浮小麦

·阴虚火旺

症状: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有耳鸣,腰酸,头晕目眩,舌红少津,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方药:黄连阿胶汤

方中黄连黄芩清心火;阿胶芍药滋阴养血;鸡子黄滋阴清热两相兼顾。常加酸枣仁珍珠母、生牡蛎等以加强安神定悸之功。

肾阴亏虚、虚火妄动、遗精腰酸者,加龟板熟地知母黄柏,或加服知柏地黄丸,滋补肾阴,清泻虚火。

阴虚而火热不明显者,可改用天王补心丹滋阴养血;养心安神。

心阴亏虚、心火偏旺者,可改服朱砂安神丸养阴清热.镇心安神。

若阴虚夹有瘀热者,可加丹参赤芍丹皮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夹有痰热者,可加用黄连温胆汤,清热化痰。

·心阳不振

症状: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方中桂枝、炙甘草温补心阳;生龙齿、生牡蛎安神定悸。大汗出者,重用人参黄芪,加煅龙骨、煅牡蛎山萸肉,或用独参汤煎服;心阳不足、寒象突出者,加黄芪人参附子益气温阳;夹有瘀血者,加丹参赤芍桃仁红花等。

·水饮凌心

症状:心悸,胸闷痞满,渴不欲饮,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有眩晕,恶心呕吐,流涎,小便短少,舌淡苔滑或沉细而滑。

治法:振奋心阳,化气利水。

方药:苓桂术甘汤

方中茯苓淡渗利水;桂枝、炙甘草通阳化气;白术健脾祛湿。兼见恶心呕吐,加半夏陈皮生姜皮和胃降逆止呕;尿少肢肿,加泽泻猪苓防己大腹皮车前子利水渗湿;兼见水湿上凌于肺,肺失宣降,出现咳喘,加杏仁桔梗以开宜肺气,葶苈子五加皮防己以泻肺利水;兼见瘀血者,加当归川芎丹参活血化瘀。

若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气凌心,症见心悸,咳喘,不能平卧,浮肿,小便不利可用真武汤,温阳化气利水。方中附子温肾暖土;茯苓健脾渗湿;白术健脾燥湿;白芍利小便,通血脉;生姜温胃散水。

·心血瘀阻

症状:心悸,胸闷不适,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桃仁红花煎

方中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川芎活血化瘀;延胡索香附青皮理气通脉止痛;生地当归养血和血。

胸部窒闷不适,去生地之滋腻,加沉香檀香降香利气宽胸。胸痛甚,加乳香没药五灵脂蒲黄三七粉等活血化瘀,通络定痛。兼气虚者,去理气之青皮,加黄芪党参黄精补中益气。兼血虚者,加何首乌枸杞子熟地滋养阴血。兼阴虚者,加麦冬玉竹女贞子滋阴。兼阳虚者,加附子肉桂淫羊藿温补阳气。兼挟痰浊,而见胸满闷痛,苔浊腻者,加瓜蒌薤白半夏理气宽胸化痰。

心悸由瘀血所致,也可选用丹参饮血府逐瘀汤

·痰火扰心

症状:—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方药:黄连温胆汤

方中黄连苦寒泻火,清心除烦;温胆汤清热化痰。全方使痰热去,心神安。可加栀子黄芩、全瓜蒌,以加强清火化痰之功。可加生龙骨:生牡蛎珍珠母石决明镇心安神。若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泻热通腑。火热伤阴者,加沙参麦冬玉竹天冬生地滋阴养液。

重症心悸时应予心电监护,中西药物综合抢救治疗,常用的中药抢救措施有:①脉率快速型心悸可选用生脉注射液静脉缓慢注射,或静脉滴注,也可用强心灵、福寿草总甙、万年青甙,缓慢静注。②脉率缓慢型心悸可选用参附注射液或人参注射液缓慢静注或静脉滴注。

护理

情志调畅,饮食有节及避免外感六淫邪气,增强体质等是预防本病的关键。积极治疗胸痹心痛、痰饮、肺胀、喘证及痹病等,对预防和治疗心悸发作具有重要意义。

心悸患者应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坚持治疗,坚定信心。应避免惊恐刺激及忧思恼怒等。生活作息要有规律。饮食有节,宜进食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宜低脂、低盐饮食,忌烟酒、浓茶。轻证可从事适当体力活动,以不觉劳累、不加重症状为度,避免剧烈活动。重症心悸应卧床休息,还应及早发现变证、坏病先兆症状,做好急救准备。

饮食保健

饮食保健

1.生活要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

2.居住环境力求清幽,避免喧闹,多种花草,有利于怡养性情。

3.注意劳逸结合,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气功等,节制房事,预防感冒。

4.尽力保持标准体重,勿贪饮食,因为发胖会使心脏负荷加重。

5.注意季节、时令、气候的变化,因为寒冷、闷热的天气,以及对疾病影响较大的节气,如立春、夏至、立冬、冬至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心律失常,应提前做好防护,分别采取保暖,通风、降温等措施。

6.精神情志的正常与否,同心律失常发生关系密切,设法消除紧张、恐惧、忧虑、烦恼、愤怒等不良情绪刺激,保持正常心态。

饮食适宜

饮食以易消化、清谈、营养丰富、少食多餐、低盐低脂、高蛋白、多种维生素、清洁卫生、冷热合适、定时定量为原则。

饮食禁忌

心律失常患者禁忌浓茶、咖啡、香烟、烈酒、煎炸及过咸、过甜、过黏食品,少食细粮、松花蛋、动物内脏,兼有水肿者,应限制饮水量。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心律不齐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心律不齐》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