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反搏疗法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体外反搏疗法的适应证

体外反搏疗法适用于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综合征心率在40次/min以上者);心肌炎恢复期;结节大动脉炎高血压病血压必须控制在160/100mmHg(21.3/13.3kPa)以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缺血性脑血管意外;短暂脑缺血发作(TIA);腔隙性脑梗死;脑血管栓塞;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

操作名称

体外反搏疗法

体外反搏疗法的禁忌证

血压高于160/100mmHg(21.3/13.3kPa);频发性期前收缩或心率>140次/min;肺梗死肺心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梗阻型心肌病二尖瓣狭窄;肢体有感染、皮炎、静脉炎及新近有静脉血栓形形形成;有全身或局部出血倾向;大动脉病变,如夹层动脉瘤脑水肿及有发生脑水肿趋势的情况。

准备

1.物品准备 体外反搏仪,为单纯正压型、或正压、负压双向型,均为四肢序贯式充排气反搏器。

2.治疗前准备

(1)首先检查各个接头联接是否正确及牢固,将充排气开关置于“O”位,将心电模拟开关置于“模拟”位。开监控系统电源,则心率指示灯、充排气指示灯闪光。调整相关旋钮使心电波、充排气讯号、脉搏波在示波荧光屏上的亮度及位置适宜。

(2)向患者说明,在治疗时有肢体紧束感及跳动感而无明显不适及危险,以免因患者紧张造成心动过速而影响反搏效果。患者仰卧于反搏床上,接心电电极,红色正极置于心尖部,白色负极置于胸骨右缘第2或3肋间,黑色地线置于剑突下。电极要用胶布固定牢固,以免在治疗中松动而影响触发充气。

(3)根据患者体形选择大小合适的气囊套包扎于四肢及臀部,注意应嘱患者穿着棉质柔软衣裤,包扎时拉平衣裤,以防打褶处磨伤皮肤。气囊套要松紧适度,一般以在气囊套与肢体之间能插入两指为宜。气囊套连接软管不可过于拉长或扭曲。

(4)置心电开关于“心电位”,开启导联开关后,在示波屏上显示心电波,推动充气调节旋钮的位置,使充气讯号落在T波顶峰处,推动排气旋钮使排气讯号在下一个QRS波之前50ms结束,心率较慢者可根据情况提早排气。

方法

1.治疗及监控

(1)反搏比率开关置于“1∶1”档,即反搏与心率次数一致。如患者心率过快,可置于“1∶2”档,即2次心搏进行一次反搏。

(2)开启充排气开关,可听到电磁阀动作声响。为防止在开泵时充气压力突然上升,应将调节阀旋转至起始端。

(3)开启气泵开关,旋转调压阀使充气压力逐渐上升。治疗时充气压应维持在263~303mmHg(0.035~0.042MPa)。气囊序贯时限为40~50ms。

(4)将脉搏传感器耳夹夹于患者耳垂,开启脉搏观察开关,在示波器上观察脉搏曲线。通过调整充气钮(即充气时限)和调整调压阀,使反搏波起始于主波峰值之后约50ms处或于重搏波起始切迹处,并使反搏波波峰略高于主波波峰约20%或至少与主波搏持平。

(5)反搏气压应保持相对恒定,充气压以压力表指针摆至最大时读数为准。患者心率变换时,为了避免压力过高或过低,需注意调整调压阀。

(6)当控制系统发生故障心律失常时,应立即关闭气泵。故障排除或心律正常后重新开启仪器。

2.停止治疗步骤

(1)先旋转调压阀,使压力下降,再关闭气泵。

(2)关闭全部充气开关,而后关闭排气开关。

(3)关闭耳脉开关,取下脉搏传感器、心电极、解除全部气囊,各开关、旋钮恢复到“0”位或原位,关闭监控系统电源。

3.治疗时间、频次与疗程。

(1)每次治疗40min到1h。

(2)1次/d,连续治疗12次为1疗程。根据病情可连续治疗2~3个疗程。

注意事项

1.治疗前嘱患者排尿及排便

2.治疗室室温应保持在20℃以下。

3.治疗前、后应检查记录心率、血压,必要时记录心电图

4.出现下列情况时须立即停止治疗

(1)监控系统工作不正常。

(2)气泵故障或管道漏气,反搏压达不到263mmHg(0.035MPa)。

(3)充排气系统发生故障。

(4)反搏中出现心律失常,心电极脱落,或患者自诉明显不适而不能坚持治疗时。

5.脉搏曲线的反搏波波幅及时限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并及时调整有关影响因素,以保证反搏效果。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体外反搏疗法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体外反搏疗法》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