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缺穴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列缺穴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属手太阴肺经手太阴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任脉。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一说“腕上一寸”(《太平圣惠方》)。或以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押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到处是穴。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及头静脉、桡动、静脉分支。主治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手腕无力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定位

1. 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微屈肘,侧腕掌心相对取之。  

2. 简便取穴:两手虎口自然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到达之凹陷处取穴。  


Akupixlulu7.jpg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拇长展肌腱、旋前方肌桡骨。皮肤由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的浅支双重分布。桡动脉有两条伴行静脉,位于肱桡肌内侧。动脉后方下段有拇长屈肌和旋前方肌。桡动脉可由肘窝下2厘米与桡骨茎突前方作一连线,该线为桡动脉的体表投影,桡神经浅支与动脉伴行,该穴位于桡动脉和浅支的外侧。  

主治

咳嗽感冒气喘咽喉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正头痛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痉挛三叉神经痛牙痛,颈项痛,掌中热,腕痛无力,小便热,阴茎痛,尿血遗精,瘾疹,惊痫。   

刺灸法

刺法:①向上斜刺0.2~0.3寸,局部酸胀沉重或向肘、肩部放散;②向下斜刺0.3~0.5寸。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临床应用

1. 治腕部狭窄性腱鞘炎,列缺配偏历(或阿是穴),阳溪

2. 治肾阴虚之咽喉干痛,列缺配照海。 

每天坚持用食指指腹揉按列缺,每次1~3分钟,对于三叉神经痛、健忘、惊悸等病症,可以起到显著的保健调理效果。  

附注

按摩方法

1. 按法:用拇指指端按在列缺穴处,逐渐用力,作深压捻动。

2. 掐法:用拇指指端甲缘按掐列缺穴处,做下掐上提的连续刺激。

3. 揉法:用拇指指端揉动列缺穴。

4. 推法:拇指指端按在列缺穴处,作有节律而缓慢均匀地推动。

5. 按摩时,患手宜轻握拳,拳心向上,轻放桌上,然后如法或按或掐或揉;按掐时,列缺穴处会有酸胀或疼痛感,以酸胀感者为好。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列缺穴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列缺穴》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