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阴肺经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手太阴肺经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肺经。该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胸部满闷,咳嗽气喘锁骨上窝痛,心胸烦满小便频数,肩背、上肢前边外侧厥冷,麻木酸痛等症。

手太阴肺经.jpg


经络循行原文

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即该经起自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的上口贯穿膈肌,入属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横行出胸壁外上方(中府),走向腋下,沿上臂前外侧,行于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的外面,至肘中(尺泽)后再沿前臂桡侧下行至寸口(桡动脉搏动处),又沿大鱼际外缘出拇指桡侧端(少商)。其支脉从腕后桡骨茎突上方(列缺)分出,经手背虎口部至食指桡侧端(商阳)。脉气由此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概述

首载于长沙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医书。其中《帛书•经脉》甲种本,即《足臂十一脉灸经》称为“臂泰(太)阴癬(脉)”;《帛书•经脉》乙种本,即《阴阳十一脉灸经》称为“臂钜阴脈(脉)”。《灵枢•经脉》称为“肺手太阴之脉”。现通称为手太阴肺经,简称肺经。

流注时辰

手太阴肺经,流注时辰为清晨三至五点(寅时)。 此时经脉气血循行流注至肺系,因此肺部功能不好的人(如气喘肺气肿患者)常在此时咳嗽,呼吸困难。保养之道可在此时吃补肺饮食,如燕窝,银耳,罗汉果等,在清晨醒来,尚未开口时服用最佳。

病候

《帛书•经脉》甲种本所载此经脉病为“心痛、心烦而”;乙种本述有“心滂滂如痛”,又载有“缺盆痛,甚(则)交两手而战,此为臂蹶(厥)”,还载有“是臂钜阴脈(脉)主治其所产病:(胸)痛,(脘)痛,心痛,四末痛,(瘕),为五病”。两本所载尚与肺无关。至《内经》则进行了补充和修订。

《灵枢•经脉》载其病候有:肺胀胸满,咳嗽,气喘呼吸短促,缺盆(锁骨上窝)痛,肩背和上肢掌面桡侧痛冷,手心热,烦心,小便频数,尿色亦有变化等。 

肺经主要病候歌

咳喘咳血咽喉痛,胸痛外感肺经病。

手太阴肺经经穴

手太阴肺经穴,本经一侧11穴(左右两侧共22穴):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其中9穴分布于上肢掌面桡侧,2穴在前胸上部,首穴中府,末穴少商。主治喉、胸、肺病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手太阴肺经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手太阴肺经》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