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胡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前胡.png

前胡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或紫花前胡的根。其性微寒,味苦、辛。归肺经。具有降气化痰,疏散风热的功效。主治痰热咳喘风热咳嗽等病症。

药性

苦、辛,微寒。归肺经。

功效

降气化痰,疏散风热

临床应用

1.痰热咳喘。本品辛散苦降,性寒清热,宜于痰热壅肺,肺失宣降之咳喘胸满,咯痰黄稠量多,常配杏仁、桑白皮贝母等药,如前胡散(《圣惠方》);因本品寒性不大,亦可用于湿痰寒痰证,常与白前相须为用。

2.风热咳嗽。本品味辛性微寒,又能疏散风热,宣发肺气,化痰止咳。治外感风热,身热头痛咳嗽痰多,常配桑叶牛蒡子桔梗等同用;配辛温发散,宣肺之品如荆芥紫苏等同用,也可治风寒咳嗽,如杏苏散(《温病条辨》)。

用法用量

煎服,6~10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本草经疏》:不可施诸气虚血少之病。凡阴虚火炽,煎熬真阴,凝结为痰而发咳喘;真气虚而气不归元,以致胸胁逆满;头痛不因于痰,而因于阴血虚;内热心烦,外现寒热而非外感者,法并禁用。

炮制

前胡:拣净杂质,去芦,洗净泥土,稍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蜜前胡:取前胡片,用炼熟的蜂蜜和适量开水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前胡片100斤,用炼熟蜂蜜20斤)

雷公炮炙论》:"凡修事前胡,先用刀刮上苍黑皮并髭、土了,细锉,用甜竹沥浸令润,于日中晒干用之。"

鉴别

前胡鉴别.jpg

①白花前胡

又名:云前胡、信前胡。主根形状不一,圆锥形、圆柱形或纺锤形,稍弯曲,或有支根,但根端及支根多已除去,长3~9厘米,直径1~1.5厘米。表面黑褐色或灰黄色。根头部有茎痕及残留的粗毛(叶鞘)。根的上端密生环纹,多发黑,下部有纵沟及纵皱纹,并有横列皮孔和须根痕。质较柔软,易折断;断面疏松;皮部占根的主要部分,周边乳白色,内层有黄棕色的圈,中心木质部窄,有淡黄白色的菊花纹;抽点金黄色,散在,多数。有香气,味甘而后苦。以条整齐、身长、断面黄白色、香气浓者为佳。主产浙江、湖南、四川。此外,广西、安徽、江苏、湖北、江西亦产。

②紫花前胡

主根分歧或有侧根。主根圆柱形,长8~15厘米,直径0.8~1.7厘米,根头部有茎痕及残留的粗毛(叶鞘);侧根数条,长7~30厘米,直径2~4毫米,细圆柱形。根的表面黑褐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皱纹和灰白色的横长皮孔。主根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不齐,皮部与木部极易分离,皮部较窄,浅棕色,散生黄色油点,接近形成层处较多;中央本质部黄白色,占根的绝大部分;支根质脆软,易折断,木部近白色。有香气,味淡而后苦辛。以条整齐、身长、质坚实、断面黄白色、香气浓者为佳。主产浙江、安徽、江西。此外,山东、山西、陕西等地亦产。

除上述二种外,尚有同属植物石防风的根,在陕西、河北、河南、广西等地,也作前胡使用,商品称为"硬苗前胡"。参见"石防风"条。

各家论述

①《纲目》:"前胡,乃手足太阴、阳明之药,与柴胡纯阳上升,入少阳、厥阴者不同也。其功长于下气,故能治痰热喘嗽、痞膈呕逆诺疾。气下则火降,痰亦降矣,所以有推陈致新之绩,为痰气要药。陶弘景言其与柴胡同功非矣,治证虽同,而所入所主则异。"

②《本草汇言》:"前胡,散风寒、净表邪、温肺气、消痰嗽之药也。如伤风之证,咳嗽痰喘,声重气盛,此邪在肺经也;伤寒之证,头痛恶寒,发热骨疼,此邪在膀胱经也;胸胁痞满,气结不舒,此邪在中膈之分也。又妊娠发热,饮食不甘;小儿发热,疮疹未形;大人痰热,逆气隔拒,此邪气壅闭在腠理之间也,用前胡俱能治之。""罗一经云,前胡寒痰半夏湿痰,南星去风痰枳实实痰,蒌仁治燥痰贝母麦门冬虚痰黄连天花粉热痰,各有别也。"

③《本草通玄》:"前胡,肺肝药也。散风驱热,消痰下气,开胃化食,止呕定喘,除嗽安胎,止小儿夜啼。柴胡前胡,均为风药,但柴胡主升,前胡主降为不同耳。种种功力,皆是搜风下气之效,肝胆经风痰为患者,舍此莫能疗。忌火。"

附方

①治咳嗽涕唾稠粘,心胸不利,时有烦热:前胡一两(去芦头),麦门冬一两半(去心),贝母一两(煨微黄),桑根白皮一两(锉),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麸炒微黄),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上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前胡散

②治肺热咳嗽,痰壅,气喘不安:前胡(去芦头)一两半,贝母(去心)、白前各一两;麦门冬(去心,焙)一两半,枳壳(去瓤、麸炒)一两,芍药(亦者)、麻黄(去根节)各一两半,大黄(蒸)一两。上八味,细切,如麻豆。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煎取七分,去滓,食后温服,日二。(《圣济总录前胡饮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或紫花前胡P.decursivum Maxim.的根。前者主产于浙江、河南、湖南、四川等地;后者主产于江西、安徽、湖南、浙江等地。秋冬季或早春茎叶枯萎或未抽花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土,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

出处

雷公炮炙论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前胡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前胡》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