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仲方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夏仲方(1895~1968),名琦,江苏松江人。宣统三年(1911年)拜师同邑十三世儒医张友苌学医,甚得业师器重。张氏故世后,夏继承师业,在松江城内设诊行医,以擅长中医经方,善治伤寒、妇科及疑难杂症而闻名乡里。

证治经验

治疗肾炎一得

肾炎一病,祖国医学名为“肾风”、“风水”,病者以水肿为主证,遭受风湿之邪为发病的主要因素。将论治风水的方法,施用于肾炎,最有实效;要诊治本病当首辨“证”之虚实。

急性肾炎多属实证,慢性肾炎多属虚证;水肿皮肤光亮、绷急、紧张,多为实证,水肿皮肤弹力弱,多为虚证;病人舌苔厚腻者多为实,舌淡或少苔者多为虚;脉象有力者多为实,脉象无力者多为虚。大便秘结、粪条粗硬者为实,大便快利、水泻者为虚(如大便成形而夹杂水分,登圊次数不多,也为实证);小便短少,尿色深褐、赤褐,气味重,尿液浓者属实,尿量不少,甚至超过饮入量,尿色无异常,气味不重,尿次频繁等,皆作虚看。此外,病者体型肥胖或瘦削,肌肉坚实或松弛,皮肤老结或柔嫩,血色红润或苍白,以及毛发的疏密、粗细、黄黑等也都可作为辨别水肿实证或虚证的参考。

治疗肾炎的常用方如下: 一、越婢加术汤(麻黄、石膏、甘草、生姜、大枣、白术):用于肾炎实证者。证见全身肿、下肢尤甚,脉沉,小便少,自汗出,口渴,或有气息喘粗者。对兼有发热而脉不沉者也适用。本方为急性肾炎所常用。方中麻黄、生姜发表利水,使水从汗泄,乃因势利导,无碍于自汗出症;白术以除肌表之湿;石膏性寒清热,为口渴而设。

二、大青龙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石膏、生姜、大枣):用于肾炎实证水肿,并发高热,恶寒,头痛,骨节疼,无汗,尿量尚可,脉浮紧,口渴,烦躁。本方即越婢加术汤,去术加桂枝、杏仁,发汗力强于越婢。使用要点在发热无汗,而尿量不太少,脉之强度过于越婢。

三、小青龙汤(麻黄、桂枝、细辛、干姜、半夏、五味子、芍药、甘草):用于肾炎实证水肿,伴有气喘,咳吐稀薄泡沫痰,发热或有或无;脉浮而无大青龙证之紧张洪大,以浮细有力最为合适。本方能消散胸肺积水而从表泄,同时可退皮肤水肿。如伴有泛吐,胃呆,也可兼治。方中五味子,在急性实证时一般不用,易以生姜,其效更佳。

四、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杏仁、桑白皮、连翘、赤小豆、甘草、生姜、大枣):多用于皮肤病内攻,发为肾炎水肿实证,脉紧、发热、烦渴似大青龙证而较轻(无发热也可用)及小便浑赤而量少者。方中麻黄透表,连翘清解利尿,赤小豆利尿消肿,三味为主药。应用时加银花、苍术、黄柏,效果更显,大便秘结者,可酌加大黄以排毒利便。

五、五苓散(白术、桂枝、猪苓、泽泻、茯苓):适用于肾炎属表虚里实证者,表虚脉弱,不一定有发热,里实是指烦渴、小便不利,渴饮即吐。诊为“水逆”,扪其上腹有振水音时,尤可选用。本方是利小便的代表方,肾炎使用机会较多。桂枝是方中“灵魂”,《别录》谓:通血脉,宣导百药。临床体会,桂枝上能除痰,下能利尿,中能健胃,外能发汗,里能通血。由于水饮上凌而发生搐搦,眼黑,脑痛,呕吐,怔忡等症(尿毒症),也可用本方治疗。必须注意,桂枝不宜大量地长期用或单味用,以免增加尿蛋白,若用小量并适当配伍,则不妨久服。

六、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甘草):适用于素体阳虚而患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新加感冒,辨证属表实里虚者。皮肤水肿有相当紧张性,并有恶寒,发热,无汗,头痛等表实证(不发热者也可用),以及脉沉小等里虚证。不论病者肿势如何,凡出现少阴证者,即可用本方治疗。方中附子性热,功能温壮肾阳,服后往往不见汗出,多见小便增利而症状消失。肾炎之“炎”,不能认为炎炎火热,有时相反看到的是沉沉寒水,控制生命所系的命门之火淹没不彰,故必须“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来挽救垂危。==人生经历== 抗日战争爆发后,迁上海市内应诊。1954年,夏仲方任华东医院中医科主任, 对高干医疗保健颇多贡献。曾兼任上海市中医学会常务委员及内科学会主任委员,教授、 《内经》教研组组长,卫生部中医研究组顾问。当选为上海市第一届政协委员,第二、三、四届人大代表。1956年被评为全国和上海市劳动模范。

夏氏宗法张仲景,兼采诸家之长,善于凭脉象判断病人症结,治病以祛邪为主攻。某孕妇大出血,用止血针药均无效,西医产科诊断为死胎,家属请夏会诊,切脉后认为胎儿正常,遂拟方嘱服,血渐止,数月后分娩。夏氏处方药味不多,而君、臣、佐、使各有发挥,相得益彰,有“经方派”之称。

夏氏学术尚中西医汇通,不讳中医之短,不妒西医之长,主张扬长避短,各取所长,临诊重视仪器诊断,以中医辨证施治。探索中药剂型改革,与上海中药一厂合作试制针剂,应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等症,有良效。==主要成就== 为贫苦病家施诊给药,不计报酬。擅治疑难杂症,远近乡里前来求医者络绎不绝,声誉日隆。1937年迁上海市内开业应诊。建国后,1954年任上海市华东医院中医科主任,致力于干部的医疗保健工作,精心医治疑难杂症,成绩优异。历任上海市中医学会常务委员,上海市中医内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央卫生部中医研究组顾问,上海中医学院内经教研组组长。曾被评为医卫一级专家。夏氏曾撰写医论多篇,均收录于《中医经方学家夏仲方专辑》一书中。==学术观点== 夏氏袭承上海市松江县世医张友苌先生,宗法医圣张仲景, 而兼采诸家之长,融会贯通,继承了宝贵的祖国医学遗产。他精于脉理,善于凭脉以洞察症结,判断疑难。治病则主张“祛邪为主”,无论急慢性病,不滥于进补。他认为临诊如临阵,用药如用兵,主张用主动战术。病邪不去,即用重补也于病无济。但他也不排斥“补法”,主张临诊首辨“证”之虚实,遵循经旨,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他对仲景方药的研究,特别精深,且善于活用,尤长于集中药力打优势战。思路清晰,辨证准确,用药精当。处方虽药味不多,却君臣佐使,各有功效。如治太阳病,常以麻黄、桂枝、葛根等数味而奏效。他最反对处方时堆砌药物,看似面面俱到,实则失去重点。因此,他被誉为“经方派”医学名家。

夏氏学术观点开明,虽推崇深研古典,活用古方,但反对守旧复古。他不讳中医之短,不妒西医之长,主张扬长避短,各取所长。故以花甲之年而认真学习西医知识,临床诊疗,重视科学检验,与西医密切配合,进行中医辨证施治,他努力探求中西医结合的新路、尽量用现代医学观点分析祖国医学的基础理论,善于以唯物辩证的方法深入浅出地讲解,深受西医及中医同仁赞扬。早在60年代,他就大胆探索中药剂型的改革,和科室同仁共同拟定清热解毒药方,与上海中药一厂合作试制“抗601”针剂,用于治疗上感、发热等疾病,取得与西医消炎药相似的疗效,这是中药改革的初步尝试,也足资以说明夏氏的革新求进的开明思想。==从医医案== 案一、泄泻

赵××男63岁

1962年3月7日初诊:腹泻已一周,大便稀薄,日二三次,肠蠕动增加,无腹痛,大便化验阴性。血压120/80毫米汞柱,心肺检查无特殊。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亢进。西医诊断:急性肠炎,给合霉素0.5g,4次/日;颠茄酊0.3毫升,加复合维生素B液10毫升,3次/日。仍然腹泻肠鸣,大便稀薄。解时急迫,无腹痛。口干苦,胃口差,嗳气,两胁轻微作痛。脉弦滑,舌苔薄腻。中医辨证:此泄泻之证,病由肝郁脾虚。拟方从肝脾失调着手,四逆散加味治之。

处方:柴胡9g白芍6g枳壳4.5g半夏9g甘草3g炒米仁12g建曲9g山楂炭9g茯苓9g3帖

1962年3月11日二诊:服中药三贴,腹泻停止,时隔一天,吃油腻较多,又出现腹泻,大便日三次。脉弦,舌苔薄白干燥不润。不愿再服西药,于是再服中药,拟方仍从四逆散加减。

处方:柴胡9g白芍6g枳壳4.5g半夏9g炒甘草3g山楂炭15g茯苓12g7帖

服四逆散加减七贴后腹泻愈好。随访两个月未反复。

案二、痢疾 杨××女

4月20日:暴起泄泻,夹杂白冻,腹痛急迫。身热自汗。脉滑数,苔薄黄。浊滞肠胃,表里俱病,法予双解。

处方:煨葛根4.5g焦枳实6g焦六曲9g焦黄芩6g防风4.5g焦米仁12g焦白芍6g玉桔梗3g茯苓12g焦鸡内金6g砂仁2.4g

4月21日:身热。肠辟粘冻,腹不甚痛,但苦后重。脉滑数,舌薄苔。症属暴起,再拟疏滞清肠。

处方:焦黄芩6g马齿苋12g焦六曲9g川厚朴4.5g焦米仁12g白槿花9g苦参3g滑石12g炒枳壳4.5g生甘草1g山楂炭9g

4月22日:畅下宿垢,热度大减,脉数亦退,舌苔未净。肠腑未清,再予清导。

处方:焦黄芩6g炒银花6g六神曲9g川厚朴4.5g山楂炭9g胡黄连1.8g炒枳壳4.5g马齿苋12g佛手片4.5g焦米仁12g

4月24日:热退,痢定。脉滑,舌根微黄。再予和胃。

处方:炒山药6g炒陈皮4.5g焦谷芽9g焦米仁12g佛手4.5g六曲9g炒白芍6g茯苓9g大腹皮4.5g厚朴花3g

4月26日:痢后气渐醒,大便反秘。脉细滑,舌苔薄腻。再予健脾和胃。

处方:炒白术6g炒白芍4.5g六曲9g炒枳壳4.5g炒陈皮4.5g茯苓9g全当归6g佛手4.5g山楂炭9g佩兰6g==经验验方== 一、麻槐汤

[组成]麻黄4.5~9g,槐花9g,苦参6g,黄芩6g,甘草3g。水煎服。

[功效]祛风凉血,除湿止痛

[临床应用]主治血热生风所致的皮肤痒、风疹块等证。如风疹块急性发作,大便闭结者,可加生大黄(后下)3g;大便稀烂者,加用苍术6g;血热烦躁者,加石膏18g。如伴有高血压,可根据高血压情况,加重苦参、黄芩剂量。如属舌淡、脉软的虚证,加用生地、当归、白芍各9g。麻槐汤两味主药中,麻黄辛温微苦,发表利尿,治疗风水水肿及风疹块;槐花性味苦凉,能治皮肤风热瘙痒。止痒必先祛风,所以麻槐汤有祛风、凉血、止痒等功效,对风疹块的疗效显著。孕妇忌用本方。

二、参芪健脾汤 [组成]党参9g,黄芪9g,当归9g,白芍6g,白术9g,茯苓12g,泽泻6g,陈皮4.5g,水煎服,并用别直参粉1.5g吞服。

[功效]益气、养血、健脾。

[临床应用]主治气血不足,脾虚湿胜,孕妇胎萎不长。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怀孕后胎儿的生长发育与孕妇的脾胃虚实密切相关。胎萎不长以脾虚湿胜、气血不足最为多见,本方针对此病机而立,为养胎的要方。方中别直参粉可根据孕妇气虚的具体情况而定,轻者仅用党参亦可。

三、柴蒌汤 [组成]柴胡6g,枳实9g,瓜蒌皮12g,桃仁6g,决明子12g,丹皮4.5g,远志4.5g,甘草3g。水煎服。

[功效]开结、涤痰、宽胸。

[临床应用]主治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胸闷早搏、心绞痛诸证。方中柴胡能通上焦,瓜蒌开胸化痰,桃仁、丹皮活血清热,决明子、枳实通里。本方对痰湿阻滞、气血失调的胸痹里实证最为合宜。

四、补中治咳汤 [组成]黄芪6g,党参9g,白术9g,当归9g,陈皮4.5g,半夏9g,茯苓9g,远志4.5g,象贝母9g,甘草2.4g。水煎服。

[功效]补中益气,止咳化痰。

[临床应用]主治中气虚馁所引起的头晕疲乏、咳嗽咳痰均有效果,而对饥时咳甚尤为见效。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夏仲方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夏仲方》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