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IFN)
注解
干扰素(IFN)是1957年被发现的。它是一类分泌性蛋白,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功能。根据产生干扰素细胞来源不同、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的差异,可分为α-1b型干扰素、β-干扰素和γ干扰素。α-1b型干扰素,常用于治疗慢性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干扰素在国内有很大的市场,市场需求预期缺口非常明显。单就乙型病毒携带者,其中有3000万患者为显性症型,若有10%的患者采用干扰治疗,每年的需求量在2-4亿支,而国内目前总产量仅为4000万支。干扰素的常用方案是100万单位,每周3次,疗程为3-6个月。
干扰素-α/β的生理作用主要有:⑴广谱的抗病毒作用;⑵抑制某些细胞的生长,如抑制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和造血细胞的增殖;⑶免疫调节作用;⑷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干扰素制剂有自然的和重组的两类。临床应用的干扰素主要是从大肠杆菌中获得的基因重组蛋白,仅表现单一亚型,如α-1b。
干扰素的临床应用于:1.治疗病毒性感染,干扰素对乙肝、丙肝、病毒性角膜炎、慢性宫颈炎、新生儿病毒性脑炎以及病毒性感冒均有一定疗效。2.治疗肿瘤,干扰素对多种肿瘤近期有良好疗效,如白血病、淋巴瘤、乳腺癌、食道癌、艾滋病等。
目前从事干扰素研究开发的主要国内上市公司有:
1.海王生:1999年3月,公司斥资1300多万元收购生产α-2b干扰素的深圳英特龙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从而获得该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该产品按照国际质量标准GMP条件生产,是国内唯一具有出口条件的企业。公司的α-2b干扰素于1999年5月上市,由于受当年年初干扰素降价60%的影响,短期内并未成为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公司生产规模为年产100万支,尚未产生规模效益,并且单位成本约14元,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今年公司将增发新股募集资金1.5亿元用于发展α-2b干扰素改造项目,情况将有所改观。
2.大连国际:与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控股设立“病毒性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拥有年产1000万支(300万IU)α-2b干扰素模块自动化生产线。公司具有很强的科研优势,中心领军人物国家“863”计划生物领域首席科学家候云德院士,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基因工程药物α-1b干扰素的发明人。其自动化生产工艺的优势直接人产品的生产成本上体现出来,产品单位成本约为8.8元,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并且公司的生产线设计生产能力为1500万支。随着公司产品的陆续上市,其竞争优势将逐渐转化为利润反映在利润表上,公司的医期投资价值空间已经打开。
3.复星实业:公司的γ-干扰素(商品名复星克隆伽玛)是国家二类基因工程新药,又称免疫调节干扰素,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肝纤维化等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在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具有垄断地位,占有近80%左右的市场份额,并且进入各地公费医疗药品目录。公司一直在研究γ-干扰素的新适应症,按照估计,每开发一个新的适应症可以增加100万支的市场潜力。公司干扰素的新适应症研究主要在“γ-干扰素治疗肝纤维化”、“γ-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等,同进对γ-干扰素治疗肿瘤以及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等的等临床准备工作也已经开展。该公司是国内唯一进行干扰素新适应症研究的企业,科研优势必将扩大γ-干扰素的市场,从而扩大产品的垄断地位。
另外,还有长春高新、太极集团、厦门国贸、哈药集团等上市公司研究开发自己的干扰素产品。在2000年以前国内市场的50%被深圳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所占领,但目前由于干扰素降价该市场将被重新瓜分。(200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