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性教育(sex education),包括性知识和性道德的教育。是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的。人和动物一样,其性活动是一种本能,是人类繁衍的基础。但这是就生物学上的人来说的,对社会性的人来说其性行为不同于动物,无时不受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且性活动要涉及到自己以外的人,其本质便带有社会性。男女之间的性关系从远古以来的群居杂交、血缘家庭、族外群婚,发展到一夫一妻的家庭,这都是社会影响和约束的结果。

在中国,男女大防之说古已有之,起初礼教不被社会所重视,但宋儒大力提倡后,性成了不能谈论的问题,出现了所谓“性禁锢”的现象。它剥夺了人们得到必要的性教育的机会,以至有人谈性色变,有的人既缺乏性知识,也不掌握性技巧。有的妇女生过多个孩子,却从未达到性高潮。但既属客观需要,有关性的问题是禁锢不住的,后果只是以无意识的影响代替了有目的的性教育,以错误的传闻代替了正确的教导。“性禁锢”本身实际上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而且也使性增加了神秘的色彩。这种情况在其他各国也都存在过,或者还继续存在着。

从婴儿到老年都需要性教育和有关性的知识。性教育是引导青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是保证夫妻和谐、家庭幸福的需要。性教育要以性科学为基础,必须包括性知识教育和性道德教育两个组成部分。性教育要父母、教师、学校和全社会各方共同来完成。

性科学和性教育的发展

性科学在20世纪开始发展,历史较短。最初的工作是在心理学方面,从欧洲开始。德国医学家I.布洛赫(1840~1922)于1906年提出“性学”这一名词,后来又主编了《性学手册》。德国精神病学家R.克拉夫特-埃宾于1886年出版了《性精神病态》,该书被认为是现代性学的奠基性著作。英国的H.埃利斯于1897~1928年期间出版了7卷《性心理学研究录》。奥地利精神病学家S.弗洛伊德于1905年出版《性学三论》。对于性行为的研究则是美国动物学家A.C.金西开始的。他在1948年和1953年先后发表《人类男性的性行为》和《人类女性的性行为》。对性反应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则是美国妇产科医生W.H.马斯特斯和他的妻子、心理学家V.E.约翰逊。

性科学的历史不长,而性教育的历史则更短。就美国、日本来说,直到1960~1970年代性教育工作才受到重视。内分泌学是性科学的重要基础,而内分泌学也是在20世纪初才开始的,所以性科学的历史短不足为怪。

在中国,戊戍变法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于清朝末年曾提倡介绍性知识,以打破性禁锢、性神秘。鲁迅是第一位在讲台上介绍性知识的性教育先驱者,并极重视性道德问题。周恩来非常重视性教育,从60年代到70年代不但自己在大会上多次讲性教育的重要,而且对性教育的内容、教材编写、讲授要求等都作了具体指示。但性教育在中国的真正开始是在80年代中期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性教育作为青春期教育的一部分,1988年国家教委编写出版了有关教材,并将它列入中学生教育计划之中。

青春期性教育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至为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身体,特别是生殖器官,迅速发育成熟,并出现男性或女性的特征。青春期的男女向往异性,并有性的要求。这个时期精力充沛,智力提高很快,记忆力强,是培养理想、品格、才能、组织性等的关键阶段。但她们心理上很不成熟,缺乏社会经验,需要帮助。在这一时期里可以形成许多好习惯,终生受益,但也可不自觉地形成坏习惯,长期受累。因此这一时期的教育特别重要。

青春期一般从11~12岁开始,到十七八岁终止,是以第一性征(即男女性的生殖器官)中的性腺(男性为睾丸、女性为卵巢)开始发育,分泌性激素(男性为雄激素、女性为雌激素)为起点的。随之,显示男女两性差异的一些外部特征,即第二性征,逐渐出现。如男性身材魁梧、肩膀宽阔,喉结突出,声音转为低沉,出现胡须阴毛。女性则体态丰满,乳房隆起,骨盆宽大,皮肤细腻,阴毛出现。其后,男性出现遗精,女性出现月经。这一时期,随着身体的发育,心理上也出现许多变化。他们有成人感、独立意识,自尊心加强,情感上不稳定,容易出现波动,一反儿童时期的坦率,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心理活动。他们对青春发育期在身体形态、生理和心理上的各种正常变化既无知识,又缺乏思想准备。他们找不到能够解答他们疑问的书刊,又不愿向父母透露。性意识的萌发和随之而来的各种心理活动,使他们加重了疑虑,更羞于启齿。青春发育期使他们最困惑的正是性方面的问题。因此在青春期教育中不能不从性教育做起。这一时期的性教育必须包括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两个方面。要帮助他们理解各种正常的变化,用科学知识去处理有关问题,帮助他们理解以理智控制感情的重要性,培养自我情感调节和控制能力;帮助他们充分了解两性关系中的行为规范,正确区别和重视友谊、恋爱、婚育的关系。如果脱离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这些问题,而去抽象地谈理想、品格等教育便难以取得效果。在谈性问题的同时,要帮助他们认识性的问题直接与他们在业务和思想方面的成长密切相关。这样也更有利于他们接受性教育,两者相辅相成。虽然各个年龄段的人都需要性教育,但在青春期最为需要。

性教育与健康

生殖系统疾病除有一般疾病的共同性外,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功能性障碍更为常见,这在男性尤为突出;二是直接影响到配偶。性教育对预防生殖系统功能障碍和器质性病变有肯定的作用。

就生理变化来说,青年对月经、遗精、手淫等都应有正确的认识。月经时若能保持清洁卫生,在生活工作上作适当的调整便可减少月经病的发生。遗精纯属生理现象,偶然发生手淫也不会引起什么后果,但许多青年受到错误传闻的影响,对之忧心忡忡,形成严重的心理负担,甚至可成为婚后性功能障碍的原因。

怀孕、生育都是生理现象,但相当一部分青年却不懂得性生活与怀孕的关系,本属意内的怀孕竟看作是意外,引起痛苦或甚至悲剧。有的青年在热恋之后才痛苦地明白近亲不能结婚的道理,或直到生下畸形或有其他异常的孩子后才恍然大悟。

很多性病患者对什么是性病全无所知,完全缺乏预防知识。性病是经过性行为传播的传染病,统称为“性传播疾病”,有十余种之多,其中包括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常见的性病则有淋病生殖器疱疹梅毒等。这一类病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据估计全球每秒钟即有4人受到传染。这种病可以引起严重后果,甚至致残、致命;同时也危害家庭、危害社会、危害下一代。性病容易造成不育,也可引起流产早产胎儿先天性病变等。性病是不正当婚外性关系、嫖娼等引起的,又在夫妻之间相互传染。性病是社会道德风尚下降的一种现象。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在性病综合整治措施中是重要的一环。

计划生育对于家庭和国家的重要意义无需在此赘述。计划生育对于保护妇女健康也极为重要,如果不懂得采用避孕措施就难以避免人工流产对健康带来的不利,也难以实现计划生育。

上述危害健康的情况,都可以通过性教育防止或减少。所以性教育是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西方国家两性关系往往极为混乱,不但娼妓合法存在,而且婚前性关系、婚外性关系、性伙伴已经成为社会接受的现实,未婚者与已婚者在性问题上并无任何差别。在中国,未婚青年与已婚者所需要的性知识是不同的,不应受“性自由”、“性放纵”的影响。中国的性教育不但在道德教育方面不同,在性知识的介绍上也应有分寸、有区别。

参考书目

洪嘉禾等:《性的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89。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性教育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性教育》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