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寒发热
恶寒发热是一个中医学概念,即发热怕冷。出《素问・至真要大论》。为感冒、伤寒、温病等多种外感热病的常见症状。一般先见恶热,继而发热,发热后恶寒即减轻。亦有已发热而仍恶寒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发热恶寒为太阳表证的主要症状,治以解表为主。亦为劳倦内伤的常见症状。《张氏医通・诸伤门》:“劳倦所伤,寒温不适
恶寒 ,即怕冷。是自我感觉寒冷且与天气环境不相符。诸邪郁遏表阳,或阳虚卫弱所致。《素问・骨空论》:“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丹溪心法・恶寒》:“阳虚则恶寒。”《张氏医通・寒热门》:“外感、内伤、伤食、温痰、火郁,皆有恶寒,非独阳虚也。”《证治汇补・恶寒》:“此第言阴阳正虚之病,他如风、寒、暑、湿、痰、火、郁、瘀、痈、疮,一切邪气拂郁于表,表中之阳气不能发越者,皆令恶寒。”“恶寒者,虽居密室帏幕之中,猛火近热之
发热 ,体温高出正常标准,或自有身热不适的感觉。发热原因,分为外感、内伤两类。外感发热,因感受六淫之邪及疫疠之气所致;内伤发热,多由饮食劳倦或七情变化,导致阴阳失调,气血虚衰所致。外感发热多实,见于感冒、伤寒、温病、瘟疫等病证;内伤多虚,有阴虚发热、阳虚发热、血虚发热、气虚发热、虚劳发热、阳浮发热、失血发热等。发热类型,有壮热、微热、恶热、发热恶寒、往来寒热、潮热、五心烦热、暴热等。以发热时间分
常见证候
恶寒发热是外感表证的主证,如六经辨证中的太阳病,卫气营血辨证中的卫分证,三焦辨证中的上焦证,均可见此。
中医辨证中恶寒发热属于外感表证----医经云:有一分恶寒、则有一分表证。
1、风寒束表:恶寒发热,恶寒重,发热轻,兼有身痛,无汗而喘,脉浮紧,多发于冬季。
2、风热犯肺:恶寒发热,发热重,恶寒轻,微汗出,头痛,咽红,口干,咳嗽,舌苔薄黄,脉浮数,多发于春季。
3、 风湿客表:恶寒发热,身体困重,头胀如裹,关节疼痛,舌苔白腻,脉濡数,多发交秋之季。
5、太阳伤暑:恶寒发热,兼有身重疼痛,脉弦细或芤迟,多发夏暑之季。如《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所说:“太阳中喝,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
6、暑温暑兼寒湿:恶寒发热,身形拘急,兼有头痛,无汗,苔腻,发于夏季。
7、湿温湿遏卫气:恶寒发热,身热不扬,午后热甚,兼有头身重痛,胸闷不饥,面淡黄,苔白腻,肪濡数,多发于夏末雨湿之季。
8、温燥:微恶风寒,发热重兼头痛,少汗,咳嗽,痰少而粘,鼻燥咽干,口渴,舌红苔白,右脉数大,多发于秋季。
9、凉燥:恶寒重,发热轻,兼头微痛,无汗,咳嗽,痰少而稀,鼻塞流涕,咽干唇燥,苔白而干,脉弦,多发于秋季。
10、伏暑:恶寒发热,兼头痛无汗,心烦口渴,尿短赤,胸闷,苔腻,脉濡数,起病较急,发于秋冬二季。如《温病条辨》所说:“头痛微恶寒,面赤烦渴,舌白脉濡而数者,虽在冬月,犹为太阴伏暑也。”
11、冬温初起:恶寒轻,发热重,兼有头痛无汗,口渴,咳嗽气逆,苔薄黄,脉数,发于冬季。
12、风水:恶寒发热,兼有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肢节酸重,小便不利,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多发冬春两季。
13、肺痈初起,恶寒发热,重则寒战,兼咳嗽,痰多而粘,胸痛,咳时尤甚,继之咳吐脓痰腥臭,口干,鼻燥。
14、烂喉痧:恶寒发热,兼头痛身楚,咽喉红肿疼痛,或有点糜烂,肌肤隐有丹痧,舌红,苔白而干,脉浮数,多发冬春两季。
15、肠痈初起:恶寒发热,重则寒战,兼有少腹痛,拘急拒按,痛连右足,屈伸不利,汗出,舌苔薄黄,脉浮滑而数。
16、疮痈初起:恶寒发热,局部皮肤有红、肿、热、痛,兼有头晕,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白腻或薄黄,脉滑数。
鉴别断定
恶寒和畏寒都是怕冷,但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产生的机理和表现有所不同。恶寒加衣被、取暖不缓解,得温而不减,属外感,是外邪郁闭毛孔,卫阳不能达于肌表温分肉所致,而畏寒时加衣被、近火可缓解,得温则缓,属内伤。为自身阳虚,失于温煦所致。恶寒发热为表证,邪与正气来相争;寒多热少多风寒,寒少热多为风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