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泉穴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水泉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足少阴郄穴。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太溪直下1寸,跟骨结节的内侧凹陷处。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胫神经跟骨内侧支及胫后动脉的跟骨内侧支。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阴挺小便不利,目视昏花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功用

清热益肾通经活络

定位

足内侧部,内踝后下方,太溪直下1寸,当跟骨结节的内侧凹陷处。

取穴方法

在太溪穴直下1.0寸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跟骨;穴区内有隐神经分支和大隐静脉属支,深层有胫神I经干和胫后动脉干经过。

主治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阴挺小便不利,目视昏花等。

刺灸法

刺法:直刺0.3~0.5寸。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临床应用

妇产科疾病:月经不调,闭经,月经过少,子宫脱垂,不孕症;

其它:近视眼,膀胱痉挛。

配伍应用

气海三阴交,有调经血,理下焦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痛经。

承山昆仑,有舒筋活络壮骨的作用,主治足跟痛。

附注

足少阴肾经郄穴

名称释义

水泉。水,水液也。泉,水潭也。水泉名意指肾经水液在此聚集形成水潭。本穴物质为大钟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在本穴聚集后如同水潭,故名水泉。

肾经郄穴。郄,孔隙也。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经水因本穴所处位置低下而为聚集之状,只有极少的满溢之水外传照海穴的高位,经水的运行如从孔隙中输出一般,故为肾经郄穴。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水泉穴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水泉穴》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