郄穴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郄穴经穴分类名。见《针灸甲乙经》。郄,是间隙的意思,经脉之气深聚之处的穴位称郄穴。十二经及阴蹻阳蹻阴维阳维各有郄穴一个,大多分布于四肢肘膝以下,临床多用于治疗急性病症。如胃痛梁丘吐血孔最等。

郄(音隙)穴: 指经脉气血曲折汇聚的孔隙。

经脉气血汇曲折聚之处的腧穴称为‘郄穴’。穴位大多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十二经脉各有一个郄穴,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各有一个郄穴,共有16个郄穴。

郄穴临床作用

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阴经郄穴多治血证,如手太阴肺经的郄穴孔最咳血足厥阴肝经的郄穴中都治崩漏

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如颈项痛取足少阳胆经郄穴外丘,胃脘疼痛取足阳明胃经郄穴梁丘等。

郄穴在临床当中有诊断作用,当某脏腑有病变时,可按压郄穴进行检查虚实的征象。

《十六郄穴歌》

肺郄孔最温溜,脾郄地机梁丘,心郄阴郄养老,胆郄外丘中都, 心包郄门会宗,膀胱金门水泉,阳维阳交筑宾,阳跷附阳阴交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郄穴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郄穴》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