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疗法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概述

温针疗法又称“温针灸”、“针柄灸”、“烧针尾”、“传热灸”,是在毫针针刺得气后于针柄上捻捏艾绒或套置一段1~2厘米的艾条,燃点加温以治病的一种方法

温针疗法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作用,适用于既需要留针、又需要施灸的疾病,特别是对风寒湿痹虚寒腹痛胃痛面瘫脱肛痛经等有较好的疗效,也可用于防病保健。针刺得气后,将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在针柄上捏上一小团艾绒,或在针柄上穿上一段长约1~2厘米的艾条点燃施灸,直至艾绒或艾条燃完为止,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达到治疗的目的。施术期间,患者仅觉针下温热,而无烧灼之感。该法在临床治疗中,有它一定独到之处,现已被广泛应用。

温针”的名称,最早见于《伤寒论》,它使针刺与艾灸相结合,起到温通经脉,宣畅气血的作用,加强了针刺的作用,对于寒凝气滞经脉痹阻的各类病症较为适宜。

操作方法

取穴位,针刺得气后将毫针留在适当深度,在针柄上装如小枣大小的艾绒或套置一段l~2厘米的艾条,点燃,直到艾绒燃尽为止。每次1~3壮,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养生应用

本法适应证较多,以偏于寒湿痹痛为主,如关节酸痛、肢体冷痛,以及形体虚寒、便溏等。

1.肩周炎,膝、踝关节炎取关节周围的局部穴位,针刺后施灸,1~3壮。肩部取肩髃肩髎肩贞、臂膈、肩内陵,膝部取内膝眼外膝眼鹤顶阳陵泉足三里,踝部取丘墟昆仑商丘解溪等。此外,可循经加取曲池外关天宗阴陵泉阴市太溪三阴交等穴。

2.肱骨外上髁炎腱鞘炎取肘、腕等不同部位的阿是穴齐刺3针,在三针针柄上各加艾,灸3壮。可局部加穴针刺。

3.腰肌劳损针刺肾俞气海俞大肠俞腰眼腰阳关,取2~4穴交替加艾温针灸,可加刺委中、昆仑。

4.痛经中极气海归来血海、次髂,温针灸,可加刺三阴交。

5.子宫下垂百会、子宫、关元、足三里、次髎,温针灸3壮,加刺三阴交。

6.慢性泄泻天枢上巨虚、气海、足三里,温针灸3壮。

注意事项

1.针柄上装置艾炷要固牢,并嘱患者不要变动体位,以防燃着的艾炷脱落,烧伤皮肤或衣服。

2.如患者自觉过烫,应随时调整针刺深度,也可在相应穴位处垫以软质纸片。

3.凡不能留针的病症,如抽搐、痉挛、震颤,或多数热性病不宜用温针。

按语

温针疗法是通过针刺穴位和艾灸相结合激发经气,达到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到养生保健的目的。适用于既需要留针,又需施灸的疾病。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温针疗法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温针疗法》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