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泻叶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番泻叶1.jpeg

番泻叶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干燥小叶。性味甘、苦,寒。归大肠经。具有泻下通便功效。主治热结便秘腹水肿胀等。

药性

甘、苦,寒。归大肠经。

功效

泻下通便。

临床应用

1.热结便秘。本品苦寒降泄,既能泻下导滞,又能清导实热,适用于热结便秘,亦可用于习惯性便秘及老年便秘。大多单味泡服,小剂量可起缓泻作用,大剂量则可攻下;若热结便秘,腹满胀痛者,可与枳实厚朴配伍,以增强泻下导滞作用。

2.腹水肿胀。本品能泻下行水消胀,用于腹水肿胀,单味泡服,或与牵牛子大腹皮同用。

此外,临床上以番泻叶小剂量,每日3克,代茶饮,用于中风昏迷者,可通肠腑,缓解症状,以利康复。

用法用量

温开水泡服,1.5~3g;煎服,2~6g,宜后下。

使用注意

妇女哺乳期、月经期及孕妇忌用。

炮制

通常于9月采收。晒干。生用。

鉴别

番泻叶2.png

狭叶番泻叶:呈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5cm,宽0.4~2cm,全缘,叶端急尖,叶基稍不对称。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浅黄绿色,无毛或近无毛,叶脉稍隆起。革质。气微弱而特异,味微苦,稍有黏性。

尖叶番泻叶:呈披针形或长卵形,略卷曲,叶端短尖或微凸,叶基不对称,两面均有细短毛茸。

各家论述

现代实用中药》:"番泻叶,少用为苦味健胃药,能促进消化;服适量能起缓下作用;欲其大泻则服4~6公分,作浸剂,约数小时即起效用而泄泻。"

附方

治胃弱消化不良,便秘腹膨胀,胸闷:番泻叶一钱,生大黄六分,橘皮一钱,黄连五分,丁香六分。沸开水温浸二小时,去渣滤过,一日三次分服。(《现代实用中药》) ==别名==中药大辞典 旃那叶、泻叶(《药物学大成》),泡竹叶(《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来源

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干燥小叶。

出处

饮片新参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番泻叶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番泻叶》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