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舌草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白花蛇舌草.jpg

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全草。其味苦、甘,性寒。归胃、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的功效。可治疗痈肿疮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热淋涩痛等病症。

药性

微苦、甘,寒。归胃、大肠、小肠经。

功效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临床应用

1.痈肿疮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本品苦寒,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用治热毒所致诸证,内服外用均可。如单用鲜品捣烂外敷,治疗痈肿疮毒,也可以本品与金银花连翘野菊花等药同用;用治肠痈腹痛,常与红藤败酱草牡丹皮等药同用;若治咽喉肿痛,多与黄芩玄参板蓝根等药同用;若用治毒蛇咬伤,可单用鲜品捣烂绞汁内服或水煎服,渣敷伤口,疗效较好,亦可与半枝莲紫花地丁蚤休等药配伍应用。 近年利用本品清热解毒消肿之功,已广泛用于各种癌证的治疗。

2.热淋涩痛。本品甘寒,有清热利湿通淋之效,单用本品治疗膀胱湿热,小便淋沥涩痛,亦常与白茅根车前草石韦等同用。 此外,本品既能清热又兼利湿,尚可用于湿热黄疸。

用法用量

煎服,15~6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阴疽及脾胃虚寒者忌用。

炮制

夏、秋二季采收,洗净。或晒干,切段,生用。

鉴别

Baihuasheshecao1.png

全体扭缠成团状,灰绿色至灰棕色。主根细长,粗约2mm,须根纤细,淡灰棕色。茎细,卷曲,质脆,易折断,中心髓部白色。叶多皱缩,破碎,易脱落;托叶长1~2mm。花、果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花常具短而略粗的花梗。葫果扁球形,直径2~2.5mm,室背开裂,宿萼顶端4裂,边缘具短刺毛。气微,味淡。

各家论述

1、《潮州志•物产志》:茎叶榨汁次服,治盲肠炎,又可治一切肠病。

2、《广西中药志》:治小儿疳积,毒蛇咬伤,癌肿。外治白泡疮,蛇癞疮。

3、《闽南民间草药》:清热解毒,消炎止痛。

4、《泉州本草》:清热散瘀,消痈解毒。治痈疽疮疡,瘰疬。又能清肺火,泻肺热。治肺热喘促、嗽逆胸闷。

5、《广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活血利尿。治扁桃体炎,咽喉炎,阑尾炎,肝炎,痢疾,尿路感染,小儿疳积

附方

1、治痢疾、尿道炎:白花蛇舌草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2、治黄疸:白花蛇舌草一至二两。取汁和蜂蜜服。(厦门)

3、治急性阑尾炎:白花蛇舌草二至四两,羊蹄草一至二两,两面针根三钱。水煎服。(广东《中草药处方选编》)

4、治小儿惊热,不能入睡:鲜蛇舌癀打汁一汤匙服。(《闽南民间草药》)

5、治疮肿热痛:鲜蛇舌癀洗净,捣烂敷之,干即更换。(《闽南民间草药》)

6、治毒蛇咬伤:鲜白花蛇舌草一至二两。捣烂绞汁或水煎服,渣敷伤口。(《福建中草药》)

别名

蛇舌草、蛇舌癀、蛇针草、蛇总管、二叶葎、白花十字草、尖刀草、甲猛草、龙舌草、蛇脷草、鹤舌草。

来源

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Oldenlandia diffusa (willd.) Roxb.的全草。产于福建、广西、广东、云南、浙江、江苏、安徽等省。

出处

广西中药志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白花蛇舌草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白花蛇舌草》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