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苓汤
来自中医百科
功效:主治面色虚浮晦暗纳呆形寒舌胖有齿痕苔白腻
服用方法:水煎温服
原料:苍术:10g,厚朴:10g,陈皮:5g,甘草:5g,白术:10g,桂枝:5g,猪苓:10g,泽泻:10g,生姜:10g,红枣:10g
胃苓汤
【来源】《丹溪心法》卷四。
【组成】甘草 茯苓 苍术 陈皮 白术 官桂 泽泻 猪苓 厚朴
【用法】上药锉碎。每服15克,加生姜5片,大枣2枚,水煎服。
【主治】脾虚湿胜,致成黄疽,或大便泄泻,小便清涩,不烦不渴。
方剂名称 胃苓汤
方剂别名 胃苓散
药物组成 白术、茯苓、泽泻、厚朴、猪苓、陈皮、甘草(炒)各等分,桂少许。
处方来源 《保婴撮要》卷七。
制备方法 上为末。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姜水、灯心、陈皮煎汤调下。若停食吐泻,小便短少,腹胀作痛,用此方分利之,更用六君子汤以调补脾胃。
附注 本方改为膏剂,名“胃苓膏”。(见原书同卷)。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胃苓汤》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