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槟榔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名称

Areca Seed, Betel Nut

仁频、宾门、宾门药饯、白槟榔、橄榄子、洗瘴丹、大腹槟榔、槟榔子、青仔、槟榔玉、榔玉

花槟榔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 Areca catechu L. 的干燥成熟种子。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用水煮后,干燥,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干燥。

性味

苦辛,温。

炮制

1.槟榔:拣去杂质,以清水浸泡,按气温情况换水,至泡透为止,捞起,切片,晾干。或取拣净的槟榔打碎如豆粒大,亦可。 2.炒槟榔:取槟榔片置锅中,文火炒至微微变色,取出,放凉。 3.焦槟榔:用武火把槟榔片炒至焦黄色时,喷洒清水,取出,放凉。 4.《雷公炮炙论》:欲使槟榔,先以刀刮去底,细切,勿经火,恐无力效。若熟使,不如不用。 5.《本草述》:槟榔急治生用,经火则无力。缓治略炒或醋煮过。

性状

本品呈扁球形或圆锥形,高1.5~3.5cm,底部直径1.5~3cm。表面淡黄棕色或淡红棕色,具稍凹下的网状沟纹,底部中心有圆形凹陷的珠孔,其旁有1明显疤痕状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可见棕色种皮与白色胚乳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气微,味涩、微苦。

花槟榔的效果

功效

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

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疟疾,水肿,脚气,痰癖,癥结。

经脉

脾经胃经大肠经

主治

杀虫,破积,下气,行水。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疟疾,水肿,脚气,痰癖,癥结。

①《别录》:主消谷逐水,除痰癖;杀三虫,疗寸白。 ②《药性论》:宣利五脏六腑壅滞,破坚满气,下水肿。治心痛,风血积聚。 ③《唐本草》:主腹胀,生捣末服,利水谷。敷疮,生肌肉止痛。烧为灰,主口吻白疮。 ④《脚气论》:治脚气壅毒,水气浮肿。 ⑤《海药本草》:主奔豚诸气,五膈气,风冷气,宿食不消。 ⑥《日华子本草》:除一切风,下一切气,通关节,利九窍,补五劳七伤,健脾调中,除烦,破癥结,下五膈气。 ⑦《医学启原》:治后重。 ⑧王好古:治冲脉为病,气逆里急。 ⑨《纲目》:治泻痢后重,心腹诸痛,大小便气秘,痰气喘急。疗诸疟,御瘴疠。 ⑩《本草通玄》:止疟疗疝。 ⑾《随息居饮食谱》:宣滞破坚,定痛和中,通肠逐水,制肥甘之毒。且能坚齿,解口气。 ⑿《现代实用中药》:驱除姜片虫、绦虫,兼有健胃、收敛及泻下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驱绦虫、姜片虫30~60g;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洗或研末凋敷。

注意禁忌

气虚下陷慎服。

①《食疗本草》:多食发热。 ②《本草经疏》:病属气虚者忌之。脾胃虚,虽有积滞者不宜用;心腹痛无留结及非虫攻咬者不宜用;症非山岚瘴气者不宜用。凡病属阴阳两虚、中气不足,而非肠胃壅滞、宿食胀满者,悉在所忌。 ③《本经逢原》:凡泻后、疟后虚痢,切不可用也。

花槟榔的药方

①治寸白虫:槟榔二七枚。治下筛。引水二升半,先煮其皮,取一升半,去滓纳末,频服暖卧,虫出。出不尽,更合服,取瘥止。宿勿食,服之。(《千金方》) ②治诸虫在脏腑久不瘥者:槟榔半两(炮)为末。每服二钱,以葱蜜煎汤调服一钱。(《圣惠方》) ③治食积满闷成痰涎呕吐者:槟榔、半夏砂仁、萝卜子(莱菔子)、麦芽干姜白术各二钱。水煎服。(《方脉正宗》) ④治脾胃两虚,水谷不能以时消化,腹中为胀满痛者:槟榔二两,白术三两,麦芽二两,砂仁一两。俱炒燥为末。每早服三钱,白汤调服。(《方脉正宗》) ⑤治心脾疼:高良姜、槟榔等分(各炒)。上为细末。米饮调下。(《百一选方》) ⑥治伤寒发汗或下后痞满,或成寒实结胸,气塞不通:槟榔二个(一生一煨)。细末。酒二盏,煎一盏四,分作两服,温饮之。兼治蛔厥,心腹刺痛。(《伤寒总病论》槟榔散) ⑦治大小便不通,亦治肠胃有湿,大便秘涩:槟榔至大者半枚。用麦门冬(麦冬)煎水磨一钱,重汤烫热服之。(《普济方》槟榔散。《纲目》以本方治血淋作痛) ⑧治干霍乱,上气冲急,欲闷绝,大小便不通:槟榔七枚。锉,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童子小便半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再。(《圣济总录》槟榔汤) ⑨治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日夜无度:芍药(白芍)一两,当归五钱,大黄黄芩黄连木香各一钱半,槟榔一钱。为末。每服三、五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如未止,再服,不后重则止。(《素问病机保命集》导气汤) ⑩治脾、肺、肾三脏受伤,水气不化,积为肿满,渐成喘急,不能偃卧者:槟榔三钱,白芍药(炒)、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各二钱,肉桂一钱。水煎服。(《方脉正宗》) ⑾治五淋:赤芍药一两,槟榔一个(面裹煨)。上为末。每服一钱,水煎,空心服。(《博济方》) ⑿治脚气冲心:白槟榔一个(鸡心大者)。为末。用童子小便、生姜汁、温酒共半盏调,只作一服,无时服。(《简要济众方》) ⒀治脚气累发,渐成水肿不消:大腹子。滚汤磨汁半盏,食前服,日二次。服二月。(《本草汇言》) ⒁治痰涎:槟榔为末。白汤点(服)一钱。(《御药院方》) ⒂治醋心:槟榔四两,橘皮(陈皮)二两。细捣为散。空心,生蜜汤下方寸匕。(《梅师集验方》) ⒃治乌癞:大腹生者二枚,如无生者,干者亦得,用皮全者,勿令伤动。以酒一升浸,缓火熬令酒尽药干,捣罗为末,炼腊月猪膏,调和如膏敷之。(《圣济总录》大腹子膏) ⒄治小儿头疮,积年不瘥:槟榔水磨,以纸衬,晒干,以生油调涂之。(《圣惠方》) ⒅治口吻生白疮:槟榔二枚。烧灰细研,敷疮上。(《圣惠方》) ⒆治聤耳出脓:槟榔研末吹之。(《鲍氏小儿方》) ⒇治丹毒从脐上起黄肿:槟榔,为末,醋调涂。(《续本事方》) (21)治金疮:白槟榔、黄连少许,为末敷之。(《经验方》) (22)治阴毛生虱:槟榔煎水洗。(《本草备要》) (23)腰痛:用槟榔为末,酒送服一钱。 (24)小便涩痛:用面煨槟榔、赤芍药各半两,每取三钱,以灯心水煎好,空心服下。一天服2次。

【食疗方】

1.白术猪肚子粥

白术30克,槟榔10克,猪肚1只,生姜少许,粳米60克。将猪肚洗净,切成小块,同白术、槟榔、生姜煎煮,取汁去药渣。入粳米同煮成粥。猪肚捞出蘸麻油、酱油佐餐.早晚各服1次。

功效 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主治脾胃气弱,消化不良,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腹部虚胀,大便溏泻不爽。

注意:方中槟榔属破气耗气之品,用量不宜过大。3~5天为1疗程,停3天再服,病愈即停服。

2.槟榔粥

槟榔10~15克(若用于驱虫,可用至30~60克),粳米50~100克。先将槟榔加水200毫升,煎汁100毫升,去渣,再同粳米共煮成稀粥。每日1剂,连用3~5日。

功效 下气,消积,驱虫。主治食积气滞、脘腹胀痛,以及多种肠寄生虫病。

3.苦楝皮槟榔糖浆

楝根白皮30g,槟榔20g,白糖适量。将楝根白皮、槟榔入砂锅内,加水适量,浓煎取汁,加入白糖拌匀即可。睡前空腹服完,儿童可按年龄酌减用量,连服2日。

功效 杀虫。主治钩虫等。此方不宜久服。

4.槟榔猪肚枣术粥

槟榔10克,白术30克,大枣10枚,猪肚1只,生姜3片,粳米100克。将猪肚洗净,切成小块,同白术、大枣、生姜、槟榔共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将药汁同粳米煮粥即成。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用3~5日为一疗程。猪肚可拣出蘸麻油、酱油、醋等佐膳食。

功效 健脾益气、补胃消积。主治脾虚气弱、消化不良、腹胀便溏。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花槟榔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花槟榔》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