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池穴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风池,最早见于《灵枢•热病》篇,在《谈谈穴位的命名》中这样说:“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头顶之上,惟风可到,风池穴在颞颥后发际线者中,足少阳、阳维之会,主中风偏枯,少阳头痛,乃风邪蓄积之所,故名风池。”


定位

定位此穴道的时候应该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俯卧、俯伏的取穴姿势,以方便施者准确取穴并能顺利实施相应的按摩手法。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或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即是。)

Akupixgbgb20.jpg


解剖

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的凹陷中,深层为头夹肌;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小神经之支。

主治

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出血耳聋,气闭,中风,口眼歪斜疟疾,热病,感冒瘿气落枕

刺灸法

针尖微下,向鼻尖方向斜刺0.5~0.8寸,或平刺透风府穴;可灸。

治法

寒则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临床应用

配合谷穴、丝竹空穴偏正头痛

脑户穴玉枕穴、风府穴、上星穴治目痛不能视;

百会穴太冲穴水沟穴足三里穴十宣治中风。

附注

足少阳、阳维之会。

别名

热府穴。

穴义

胆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风气。  

名解

(1)风池。风,指穴内物质为天部的风气。池,屯居水液之器也,指穴内物质富含水湿。风池名意指有经气血在此化为阳热风气。本穴物质为脑空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受外部之热,水湿之气胀散并化为阳热风气输散于头颈各部,故名风池。

(2)热府。热,指本穴气血性热温高。府,府宅也。热府名意指本穴气血的变化为受热膨胀。

理同风池名解。

(3)足少阳阳维之会。本穴吸热胀散的阳热风气不光传输胆经,同时亦输向阳维脉所在的天部层次,故为足少阳阳维之会。  

功能作用

壮阳益气。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风池穴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风池穴》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