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中穴

来自中医百科
(重定向自水沟穴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水沟穴Shuǐgōu(DU26)(水沟穴即人中穴) 

针灸学名词位于鼻下,上嘴唇沟的上三分与下三分交界处,为急救昏厥要穴。主治癫、狂、痫、中风昏迷小儿惊风、面肿、腰背强痛等症。

历代医家认为,人中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手指掐或针刺该穴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急救方法,可以用于治闻中暑、昏迷、晕厥全身麻醉过程中出现的呼吸停止低血压休克一氧化碳中毒等。为什么刺激人中会出现一定的急救作用呢?

其一,刺激人中具有升高血压的作用。血压是主要生命指征之一,任何原因造成的血压过低都会危及生命,在危急情况下,提高血压可以保证各脏器的血液供应,维持生命活动。研究表明,节律性刺激、连续弱刺激或边续强刺激人中易能引起动脉血压升高。

其二,刺激人中对另一主要生命指征--呼吸活动也有影响,连续弱刺激可引起持续性吸气兴奋,连续强刺激可引起持续性吸气抑制,适当的节律性刺激则有利于节律性呼吸活动的进行。

虽然刺激人中对血压和呼吸这两个重要的生命指征都有影响,但对呼吸的影响并非都有利。例如,连续刺激引起的吸气兴奋和吸气抑制导致呼吸活动暂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不同的刺激手法对呼吸活动有不同的影响,在充分发挥升高血压作用的同时,要注意避免对呼吸活动的不利影响,研究表明,适当的节律性刺激最为合适,可用拇指尖掐或针刺人中穴,每分钟掐压或捻针20-40次,每次持续0.5-1秒。

此外,掐人中或针刺人中只是一种简便的应急急救措施,还应及时与医院联系,进一步抢救,以免延误病情。

定位

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  

解剖

口轮匝肌中;有上唇动、静脉;布有眶下神经支及面神经颊支。  

主治

昏迷晕厥,暑病,癫狂,臆语,痫证,急慢惊风鼻塞鼻出血,风水面肿,牙痛,牙关紧闭,黄疸消渴,遍身水肿霍乱温疫,脊膂强痛,挫闪腰疼。  

经属

督脉,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晕眼昏。  

配伍

百会穴十宣穴涌泉穴治昏迷急救

中暑委中穴尺泽穴溺水窒息会阴穴,癫狂加内关穴癔病发作加合谷穴劳宫穴

配上星穴、风府穴治鼻流清涕;

配委中穴(泻法)治急性腰扭伤; 配三阴交穴血海穴月经不调崩漏。  

刺灸法

向上斜刺0.3-0.5寸,或用指甲按掐;灸不及针,黄豆大柱,日灸三壮。

别名

人中,鬼客厅,鬼宫,鬼市,鬼排。

穴义

督脉的冷降水液在此循地部沟渠下行。

名解

(1)水沟。水,指穴内物质为地部经水也。沟,水液的渠道也。该穴名意指督脉的冷降水液在此循地部沟渠下行。本穴物质为素髎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在本穴的运行为循督脉下行,本穴的微观形态如同地部的小沟渠,故名。

(2)人中。人,指本穴位在头面天地人三部中的人部。中,指本穴位处在头面前正中线。人中名意指本穴位于鼻唇沟的中部,无它意。

(3)鬼客厅。鬼,与天相对,指穴内物质为地部经水。客厅,接待客人的厅堂也。鬼客厅名意指穴内气血为来自天部之气的冷降水液。本穴位处督脉,督脉气血以阳气为主,地部经水稀少,而本穴气血则为地部经水,地部经水如同督脉气血的宾客一般,故名鬼客厅。鬼宫、鬼市、鬼排名意与鬼客厅同。

(4)督脉手足阳明之会。本穴的地部经水不光为督脉的阳气冷降而成,主要的是手足阳明经的冷降水液,故为督脉手足阳明之会。  

功能作用

分流督脉经水,通经活络

临床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休克、癔病、精神分裂症晕车(船)、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急性腰扭伤等。

中冲合谷主治中风不省人事;

委中主治闪挫腰痛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人中穴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人中穴》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