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荆芥散”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行: 第1行: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荆芥散]]==
+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荆芥散]]==
  
 
【处方】 [[荆芥穗]]、[[羚羊角]](镑)、[[酸枣仁]](微炒)、生干地黄、[[枳壳]](麸炒.去瓤.称)、[[人参]]、[[鳖甲]](醋浸.去裙.炙黄)、[[肉桂]](去粗皮)、[[白术]]、[[柴胡]],各七两半;[[甘草]]、[[川芎]]、[[赤芍药]]、[[牡丹皮]]、[[当归]]、[[防风]](去苗.叉),各五两。
 
【处方】 [[荆芥穗]]、[[羚羊角]](镑)、[[酸枣仁]](微炒)、生干地黄、[[枳壳]](麸炒.去瓤.称)、[[人参]]、[[鳖甲]](醋浸.去裙.炙黄)、[[肉桂]](去粗皮)、[[白术]]、[[柴胡]],各七两半;[[甘草]]、[[川芎]]、[[赤芍药]]、[[牡丹皮]]、[[当归]]、[[防风]](去苗.叉),各五两。
第13行: 第13行:
 
【注意】 有孕不宜服。
 
【注意】 有孕不宜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人参荆芥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人参荆芥散==
第43行: 第43行:
 
【摘录】 《重订严氏济生方》
 
【摘录】 《重订严氏济生方》
  
== 百科帮你涨知识 ==
+
{{zk120}}
 
 
[http://www.zk120.com/ji/search?qe=%E4%BA%BA%E5%8F%82%E8%8D%86%E8%8A%A5%E6%95%A3 中医古籍论人参荆芥散]
 
 
 
[http://www.zk120.com/an/ 查找更多名老中医的医案]
 
 
 
[http://www.zk120.com/fang/search?qe=%E4%BA%BA%E5%8F%82%E8%8D%86%E8%8A%A5%E6%95%A3 与人参荆芥散相关的中医方剂]
 

2017年5月4日 (四) 15:43的最新版本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荆芥散

【处方】 荆芥穗羚羊角(镑)、酸枣仁(微炒)、生干地黄、枳壳(麸炒.去瓤.称)、人参鳖甲(醋浸.去裙.炙黄)、肉桂(去粗皮)、白术柴胡,各七两半;甘草川芎赤芍药牡丹皮当归防风(去苗.叉),各五两。

炮制】 上为粗末。

【功效与作用】 治妇人血风劳气,身体疼痛,头昏目涩,心怔烦倦,寒热盗汗,颊赤口干痰嗽胸满,精神不爽;或月水不调,倂癖块硬,疼痛发歇;或时呕逆,饮食不进,或因产将理失节,淹延瘦瘁,乍起乍卧,甚即着床。

常服除一切风虚劳冷宿病。

【用法用量】 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渣热服,不拘时,日二服。

【注意】 有孕不宜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人参荆芥散

【处方】 荆芥穗 羚羊角(镑)酸枣仁(微炒)生干地黄 枳壳(麸炒,去瓤)人参 鳖甲(醋浸,去裙襕,炙黄)肉桂(去粗皮)白术 柴胡各225克甘草(锉,爁)芎藭 赤芍药 牡丹皮 当归 防风(去苗、叉)各150克

【制法】 上药研为粗末。

【功效与作用】 治妇人血风劳气,身体疼痛,头昏目涩,心怔烦倦,寒热盗汗,颊赤口干,痰嗽胸满,精神不爽;或月水不调,脐腹疼痛,腹有痃癖,时痛时止;或时呕逆,饮食不进;或因产后调理不善,淹延瘦瘁,乍起乍卧,甚即着床。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7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日二服。

【注意】 孕妇忌服。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重订严氏济生方》:人参荆芥散

【别名】 人参荆芥汤《医门法律》卷五。

【处方】 荆芥穗 麻黄(去根、节)细辛(去土,洗)桔梗(去芦,锉,炒)陈皮(去白)半夏(汤泡七次)杏仁(去皮、尖)人参 通草 甘草(炙)各15克

【制法】 上药嚼咀。

【功效与作用】 治肺感寒邪,或感风热痰多咳嗽,头目不清,言语不出,咽干痰实,或项背强硬,皮肤不仁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 《重订严氏济生方》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人参荆芥散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人参荆芥散》经典原文。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