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穿刺术

来自中医百科
Whywhy71讨论 | 贡献2017年3月14日 (二) 21:29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 操作名称== 经颅骨钻孔,或婴幼儿患者前囟外侧角穿刺侧脑室。 1.用于诊断 (1)测脑室内压力,行脑室[...”)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操作名称

颅骨钻孔,或婴幼儿患者前囟外侧角穿刺侧脑室

1.用于诊断

(1)测脑室内压力,行脑室颅内压监护检查脑脊液成分。

(2)同时行腰椎穿刺了解脑室系统有无梗阻。

(3)行脑室造影术。

(4)脑室内注入酚磺酞靛胭脂,根据腰椎穿刺色素出现的时间,或尿中排出酚磺酞量,判断脑积水的性质。

(5)颅后窝手术中脑室内注入靛胭脂,了解中脑导水管是否通畅。

2.用于治疗

(1)阻塞性脑积水、颅内压增高出现脑疝等险情时,应迅速行脑室穿刺。

(2)开颅术揭开骨瓣后或颅后窝手术时虽应用脱水药物,但脑张力仍很高,切开硬脑膜有困难者应行脑室穿刺减压。

(3)化脓性脑室炎,脑脊液呈脓性,药物控制有困难时,应行脑室穿刺,以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然后注入抗生素

(4)行脑室引流或侧脑室-小脑延髓池、颈内静脉、腹腔等分流术。

方法及内容

脑室穿刺术

适应症

前角穿刺

在冠状缝前或发际内2cm和距正中矢状线2.5cm的交点作标记,局麻后用颅骨锥或颅骨钻钻孔,达硬脑膜。以穿刺针经钻孔刺入,刺入方向与矢状面平行,针尖向后向下,对准两侧外耳道连线,刺入5-6cm即可进入侧脑室前角(婴幼儿可经前囟外侧角刺入)。紧急情况下,也可经前额或眶顶穿刺前角。

后角穿刺

在枕外粗隆上6cm和距矢状线旁3cm的交点处用颅骨锥或颅骨钻钻孔。用穿刺针指向前外方,与矢状面成15°角,即向穿刺侧眉弓的外端,刺入5-6cm即可进入后角。

其他部位穿刺

术后脑疝急救时,为了争取时间,亦可选择骨瓣的某一骨孔,穿刺侧脑室前角、后角或下角。

注意事项

脑室穿刺有一定危险性,须由有经验医师操作或在其指导下进行。穿刺时应严格掌握穿刺的方向和深度,排液的速度不宜过快,注意无菌操作

百科帮你涨知识

查找更多中医古籍

查找更多名老中医的医案

查找更多方剂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