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巴戟天
来自中医百科
【性味与归经】辛、甘,微温。入肾经。
【功效】补肾助阳,散风袪寒湿。
巴戟天温而不燥,补而不滞,能补肾阳、强筋骨。用于阳痿遗泄,常与肉苁蓉、菟丝子等同用;治疗腰膝痿软,常与续断、杜仲等药配伍应用。
本品能助肾阳、散寒湿,治痹痛,用治上述症候,常与附子、狗脊等配合应用。
【处方用名】巴戟天、巴戟肉(洗净,晒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按语】巴戟天温肾助阳而强筋骨,虽其味辛而兼温,可散风袪寒湿,但其性柔润而不燥,故在临床上不用于一般风湿痛,惟肾阳虚而下肢寒湿痹痛者,始考虑应用。如属湿热下注、足膝红肿热痛等症,忌用。
【方剂举例】巴戟丸《医学发明》:巴戟天、五味子、人参、熟地、肉从蓉、骨碎补、龙骨。治肝肾虚,腰痛、滑精。
【文献摘录】《本经》:「主大风邪气,阳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志益气。」
《本草备要》:「补肾益精,治五劳七伤,辛温散风湿,治风气脚气水肿。」
参看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中药学/巴戟天》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