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骨髓炎
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
(2)全身性使用抗生素,并按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调整用药。
(3)分次清创,清除创口内异物、坏死组织与游离碎骨片;
(4)用管型石膏固定,开洞换药;或用外固定支架鼓固定,以便换药。
(5)至慢性期时往往有骨外露,骨密质暴露于空气中会干燥坏死,使邻近肉芽组织难以长入。处理方法是在骨密质上钻洞,使洞内长生肉芽组织,覆盖骨面,但生常的肉芽组织往往是不健康的;也可月骨刀将暴露于空气中死骨削去一层,直至切削面有渗血为止。渗血的骨面会迅速生长肉芽组织,根据创面的大小决定是否需要植皮。
(6)有骨缺损者,一般于伤口愈合后六个月内没有复发才可手术植骨;也可在抗生素保护下提前移植自体骨。
(7)植骨方法很多,都必须植自体骨,有植入送质骨粒,整块骨骼两大类;有带血管的不带血管的整段植骨;在感染的环境下作吻合血管的骨移植,比较慎重考虑。
(8)创伤后骨髓炎往往伴有皮肤缺损,必要时还须植皮;
(9)开放性骨折有打段骨坏死者,在取出坏死者骨段后必须在短期内安装上外固定器,以防肢体出现短缩,并在合适的时间内作植骨术。
疾病分类
骨与创伤科
疾病概述
创伤后骨髓炎是指开放性骨折、或骨折手术切开复位后并发感染所致的骨髓炎。可分急、慢性。病变范围可局限创口附近骨折端,也可波及较广的范围。 本病有外伤骨折病史、或骨折手术切开复位病史。前者多因受伤后伤口污染严重虽经消毒清创处理等仍未能控制感染者,此类型临床多见。及时和彻底清创处理是预防本病的关键。一旦感染经及时有效处理,往往可避免发生感染成骨髓炎。
临床表现:1.急性期有炎症感染症状、高热和局部红肿、疼痛。2.碎骨片形成死骨、暴露骨折端表面形成薄层坏死。软组织红肿,可发展成蜂窝组织炎,周围组织红肿。
诊断依据:1.开放骨折和骨折手术固定后出现:高热、红肿、疼痛。2.X线片显示:碎骨片坏死、暴露骨端坏死。
治疗原则:1.急性期立即敝开伤口引流。清除异物、游离骨片、坏死组织。2.全身抗生素、局部连续滴注抗生素治疗。3.保持骨折稳定的局部固定制动。4.手术治疗骨缺损、皮肤缺损。
疗效评价:1.治愈:全身及局部症状消失、X线片显示病变已修复或稳定。2.好转:全身及局部症状体征好转、X线片显示病变未继续发展。3.未愈:全身及局部症状体征未改善、X线片显示病变继续扩散。
疾病描述
开放性骨折发生了感染一或骨折手术后出现了感染,称为创伤后骨髓炎。
症状体征
急性期的感染以髓腔内感染最为严重,有高热、寒战等毒血症症状,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相似。
疾病病因
创伤后骨髓炎最常见原因是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其次为骨折切开复位或其他骨关节手术后出现感染。可为急性或慢性,病变都在骨折端附近。另一种为骨折附近的皮肤肌肉坏死感染,使失去血供的骨折段暴露于空气中干燥坏死,病程转入慢性,往往还伴有感染性骨不连或骨缺损。
病理生理
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另一种为骨折附近的皮肤肌肉坏死感染,使失去血供的骨折段暴露于空气中干燥坏死,病程转入慢性,往往还伴有感染性骨不连或骨缺损。
诊断检查
预后及预防
创伤后感染的预防。
特别提示
1、对非火器伤骨折,如能及时进行清创,应缝合伤口,放置引流条48小时,争取伤口一期愈合,使骨折转为闭合性。若感染已发生,应尽早扩大伤口,以利引流,并加强全身支持疗法及抗感染治疗。
2、火器伤使软组织和骨质受到损伤和污染,感染可能性很大。因此,外伤后,要及时进行清创预防感染,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使开放性骨折变为闭合性骨折。伤口换药,保持引流,增强机体抵抗力和使用抗菌药预防感染。对炸伤引起的开放性骨折,必须彻底清创,不缝合伤口,以利引流。